第26章 打蛇打七寸(1 / 2)

 此言一出,在场的村民面面相觑。

原先有人提议分家,是因为信了老钱氏的鬼话,这会儿,得知老钱氏是借题发挥,哪还敢再怂恿着把女人跟孩子分出去。

“林丫头,大房就那几个垂髫小儿,你一个姑娘家带着他们单过,没个撑家的男人,这日子要怎么过下去?”

一个村民出来劝和,其他人也跟着开口:“分家可不是闹着玩,将来你养不活三个孩子,不还得并回来,分家就像泼水,现在你逞能把水泼出去,回头再想收回去,可就不容易了!”

“我不是在逞一时口舌之快。”林羡接了话:“分家,是我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见她这般执拗,村民们不知该说什么。

倒是老钱氏,林羡主动提分家,正中她的下怀!

生怕林羡被村民说动,老钱氏又嚎一嗓子,盖过村民的声音:“都说有后娘就有后爹,我这里却是,有了后娘就有后孙子啊!辛辛苦苦养大几个孩子,现在他们心野了,却要自己出去另起炉灶!”

“既然他们要分家,我也不会强留。”老钱氏说着,把坐在井边的沈大勇给推出来:“老头子,你来说吧,这家怎么分。”

分家的事,老钱氏与沈大勇早就商量过。

现在分家被提到明面上,沈大勇也没再沉默,按照那晚夫妻俩商议好的,开了口:“家里虽说有四间平房,但我跟老伴一间,耀祖一间,明珠还没出嫁,也得住一间,至于大毛他们住的那间偏屋,等耀祖成亲有孩子,肯定也要拿来给孩子们住。”

言外之意就是——

家里这排青瓦房,沈大毛仨兄弟是没份的。

沈大勇抬眼看了看林羡,继续道:“咱们家在河边还有一间老屋,连着一个独立的灶屋,我前两天刚找人修葺过,足够住下一个大人三个孩子。”

这样分家,无疑是不公平的。

沈家在村尾的草屋,村里人也都知道。

草屋跟青瓦房,一个天一个地。

听这沈大勇话里的意思,是要把青瓦房都留给小儿子的。

再一细想,便能理解沈大勇为何厚此薄彼。

沈家大郎已经没了,沈大勇夫妇俩肯定要靠沈耀祖来养老,沈耀祖如今是秀才公,过几年再中个举人,前途不可估量,现在帮着小儿子,两老口将来的福气自然不会少。

村民中,也有心直口快的,正想说一说沈大勇的偏心,又听沈大勇开口:“平房没多余给几个孩子,不过我会每年出两百斤粮,供几个孩子到十五岁。”

本来想主持公道的村民,不约而同地闭嘴。

每年两百斤粮,这个数量可不小。

这样一来,倒也还算公平。

老钱氏一听沈大勇打算给大房两百斤粮,还要给十来年,哪肯答应,不等她撒泼,那边,林羡咬了咬唇,缓缓道:“当年大毛他爹出银子盖的青瓦房,我可以不要,但是,这两年孩子他爹隔两月遣人送来的银两,是给大毛他们兄弟几个将来成家攒的积蓄,少说也有两三百两,沈大爷,钱大娘,你们得把这笔银子还给大毛他们。”

林羡这番话,犹如一道平地惊雷。

院中的村民炸成一锅。

他们知道自打沈大毛仨兄弟被送来下塘村,每隔一段时日,便有从北地走商回来的过路人去沈家,说是沈家大郎托他们带东西回乡,但他们不知道,带回来的是银子,还是数额不小的银子!

原本藏着掖着的事,被林羡当众讲出来,老钱氏脸一阵青一阵白,气得几欲呕血。

继子捎来银两,是给沈大毛仨兄弟作日常开支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