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沈笑夫来到学校图书馆。
隋老师的车身涂装课还在耳畔回响,沈笑夫忽然看到了一本现代涂料与涂装杂志。
高成勇撰写的一篇我的汽车涂装事业成才经验谈吸引了沈笑夫的注意力
工作经历
世界第一辆汽车诞生120多年了。
随着技术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品种和产量逐渐增多,同时人们对汽车装饰性和使用寿命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
汽车涂层已成为人们对汽车质量装饰性和耐腐蚀性的直观评价及汽车市场的竞争内容,汽车涂装也已成为当今最现代化工业涂装的典型代表之一。
我自1985年大学毕业进入汽车涂装行业,亲历了我国汽车涂装技术20多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果。
1981年9月,我到天津大学化工系化学腐蚀与防护专业报到,从此开始了4年的大学生活。
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电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原理、流体力学等工科的知识。
1985年7月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一汽车制造厂工艺处油漆试验室工作,成为了一名年轻的汽车涂装技术员。
在此后的30年里尽管由于一汽内部的各次调整,油漆实验室的名称顺次变更为涂装技术研究室、表面防护研究室、化学表面工程研究室,但我一直没有离开过这里。
在大学期间系统学习的专业知识为我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奠定了基础,但是要想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顺利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却是不易的。
那时候的我犹如初出茅庐的雏鹰一样,想要在汽车涂装这片蓝天展翅翱翔却发现没有强劲有力的羽翼,对于实际的生产工艺尽是茫然。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为摆脱这种困境,我保持着大学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记得刚刚参加工作时,王xichun担任一汽工艺处的副处长,周zhendong担任我们实验室的主任工程师,这两位都是国内赫赫有名的涂装技术专家,以工作严谨、刻苦钻研著称。
王处长经常给我们出题进行考试,几乎每半个月就要进行一次考试,由此培养了我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那时候,我国的汽车用漆档次很低,既没有完善的检测手段,更缺少相应的检验方法。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主动承担了对国内外涂装材料检验方法的搜集整理工作,在此过程中,因为年轻,很多情况不了解,所以频繁向老同志虚心请教。
到最后共搜集了日本、奥地利等油漆厂100余项油漆检验方法,并根据一汽的情况对各种检验方法进行了甄别,在有试验条件的情况下还要按照该方法实际做一下,以分析该方法是否适应一汽的情况,确定一汽是否应该采用。
但是由于各个厂家标准的格式都不相同,因此需要将我们所采用的国外方法的格式改写成一汽标准的格式。
此项工作,仅在将全部的方法改成一汽的格式后就修改了三次,而且每次都要全部手写。
当时,没有复印手段,没有计算机,资料只能靠手抄,或刻蜡纸钢板后进行油印,当然这样得到的资料记忆还是深刻的。
至今,一汽涂装专业采用的许多基本检验方法都是从这些方法中演化来的。
1991年,一汽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正式成立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为了给一汽大众公司培养技术人才,一汽在全集团公司内选派85人学习德语。我有幸被选中,在小孩出生第2天就到上海同济大学学习德语。
在同济大学学习结束后,被直接选派到一汽大众涂装项目组,配合涂装车间的设计,并具体负责总装补漆线、喷蜡线的设计及制造配合工作
另外由于项目组的翻译人手不够,自己亲自翻译了30多万字技术资料。
在一汽ca141换型改造完成以后,中汽公司批准一汽成立一汽涂装技术开发中心,以顶住涂装线重复进口,增强中国汽车涂装工艺自主开发、设计、制造能力。
我有幸加入一汽涂装技术开发中心,从此开始了涂装线的工艺设计生涯。
当时,国内能够完成自主设计、制造、工艺调试“交钥匙”的涂装公司凤毛麟角,一汽涂装技术开发中心一开始就定位是要做“交钥匙”的涂装公司。
这就要求每个工艺设计人员不仅要对工艺设计熟悉,还要对土建、涂装材料、公用、强电、弱电、机械化、给排水、动力、采暖通风及热工等专业有较深的认识。
针对自己的弱项,我不懂就问,借资料学习,光学习笔记就满满的两大本
1986年到1998年期间,是我职业生涯成长最快的时期,也是我汽车涂装知识收获最多、专业能力提升最快的时期。
在此期间我从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尤其是经过一汽涂装技术开发中心的锻炼,半年多的时间就使得我就可以独立担当项目主要负责人了。
这期间参与了诸如一汽大众公司年产15万辆轿车阴极电泳涂装线、东风集团云南汽车厂驾驶室阴极电泳涂装线、东风汽车集团公司柳州汽车厂驾驶室阴极电泳涂装线、7319工厂“猎豹”汽车阴极电泳涂装线等40余条涂装线的工艺设计及“交钥匙”工程。
通过参与及负责这些项目,我见识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涂装技术,掌握了涂装生产线设计的方法和项目管理经验,对于指导此后汽车涂装管理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