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和氏璧(求票票)(1 / 2)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0 字 2021-08-15

 “佛家?”</p>

“奇怪的名号。”</p>

“虽如此,我还是不看好他们,父王和郡侯都是神目如炬之人,真以为换个人、换个道理……就可以传道了?”</p>

“只是……,那些浮屠人的确可用。”</p>

胡亥念叨一语。</p>

佛陀?</p>

佛家?</p>

位列百家!</p>

对于那些浮屠人的动静,没啥兴趣,如果他们可以为自己所用,那就有兴趣了。</p>

赵高所言,浮屠之中,可是有强者能够同武真郡侯媲美的。</p>

武真郡侯!</p>

就算自己修行不怎么样,也知道百家之中,论修行,郡侯堪为第一!</p>

“对于浮屠之人。”</p>

“欲要驾驭他们很难,可……他们有所求就足够了。”</p>

“那才是御人之道。”</p>

“近来廷尉府出了不少的法章律例,你习练这些崭新文字后,将它们抄录下来,献给大王吧。”</p>

“欲成大事?”</p>

“大事?”</p>

“如这尊美酒,就算是诸夏技艺最为精湛的酿酒师,都不可能将其一蹴而就的酿造功成。”</p>

“都是先经过采摘、选取上佳的材料,精心酿造,那……需要的时间很长很长。”</p>

浮屠之人在诸夏间没有太多的利益牵扯,且他们实力超凡,罗网与之为敌,不为明智。</p>

看向胡亥。</p>

有一颗掌控别人的心是好事,前提也要把握自己的能力,能否掌控住别人,否则容易被反噬。</p>

欲要直接得到大王的重视,然后彻底明耀起来,甚至于……立为王储,一气呵成?</p>

那是决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自己很了解大王。</p>

却不能够彻底琢磨透大王。</p>

将写下的佛字拿开,将先前写好的崭新文字书录递给胡亥,饭要一口口的吃。</p>

“从你口中,我听到最多的就是等待!”</p>

“就是等一等!”</p>

“如果当年的父王也是那样等待,何有今日天子?”</p>

胡亥眉目不喜,从赵高手中接过一摞子纸张。</p>

道理上,自己都明白。</p>

却是赵高一直这般行事,实在是……自己不喜。</p>

等?</p>

等到什么时间?</p>

等到扶苏做大?</p>

等到公子高成长起来?</p>

或者等到父王有其他欣赏的公子了?</p>

“你的母亲当年罪责不小,你天生就不被大王所喜。”</p>

“近年来,能够有此改观,已经足以。”</p>

“若是你不满足于此,可……选择别人帮你!”</p>

“我的选择中,你是最好的,却非唯一的。”</p>

赵高只是一笑。</p>

今日得到更进一步的玄功,心情很好。</p>

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胡亥可以向自己发脾气,他……还没有那个资格,起码现在还没有。</p>

难道胡亥以为他现在可以驾驭自己?</p>

可以指挥自己?</p>

留下一言,一步踏出,消失不见。</p>

“你……。”</p>

“哼!”</p>

耳边缭绕赵高那轻缓中带着一丝阴冷之意的话语,胡亥心中一禀,神色一滞。</p>

目视赵高离去的身影,沉吟许久,低首看向案上的一摞子纸张。</p>

甚为不悦。</p>

生来带有些许琥珀色彩的双眸微微眯起,深深的呼吸一口气,看着那尊还未饮用的酒水,直接扔入旁边的水池中。</p>

******</p>

“这就是随和二宝中的和氏璧!”</p>

连日来,周清一直待在自己的府邸中,还专门请假了,反正现在每天的朝会上也没有自己的事情。</p>

国府那边有各大行署有条不紊的进行着。</p>

廷尉府,李斯的能力不消说。</p>

其余各大行署也是一样。</p>

如此,朝会上有没有自己都一样,有那个功夫,和东君、雪儿她们在榻上细细探究一下性命交修的深层次玄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p>

当然,如果没有晓梦捣乱的话,效果会更好。</p>

没有曦儿捣乱的话,会更加好!</p>

……</p>

终究,自己还是郡侯,身上还有官职在,巳时中段,咸阳宫来人言语陛下相召。</p>

自然不能够怠慢,便是随同一起前往王城,入兴乐宫厅殿内,周清便是看到殿中间摆放着一张五尺高台。</p>

上面……正放置着一块奇特的玉璧!</p>

何以奇特?</p>

如果自己所观不错,它应该就是名扬诸夏百多年的和氏璧!</p>

同随侯珠齐名!</p>

却声名更甚随侯珠!</p>

随侯珠,根据传闻,乃春秋岁月,随国的君主出游,见一条受伤的异兽之蛇趴在道旁。</p>

便是命人取来药物治疗。</p>

其后,异兽之蛇归去。</p>

忽一日,用口衔来了一颗稀世宝珠表达感谢,便是成为了随国传国之宝,后来随国被灭,宝物辗转。</p>

最后入了秦国!</p>

再加上早已入秦的和氏璧,名扬大周岁月的随和二宝尽皆在咸阳宫,真论起来,还是文信候吕不韦的所为。</p>

昭襄王之后,吕不韦隐约把持国政,秦国更为强大,再加上罗网的存在,许多诸夏间的宝物入秦。</p>

随和二宝便是在那段岁月入了秦国。</p>

这件事情,鹦歌也和自己说过,当年她还在夜幕百鸟的时候,姬无夜曾命她前往赵国搜寻和氏璧。</p>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名扬诸夏,和氏璧也就留在了赵国邯郸,可是鹦歌在邯郸找了好久,却没有任何所得。</p>

后来才隐约在邯郸发现罗网的痕迹,不用说……,罗网出手肯定更早。</p>

随侯珠原本随国所有,后来落入楚国,也被罗网搜寻到,直接入了咸阳宫,尽管后来不是秘密,可诸国却没有胆量取走。</p>

“编定制式文字有成,朕欲要为天下先。”</p>

“且大秦扫灭诸国一统诸夏,原本的大秦王印不足以承载那份荣耀,郡侯也曾有言,朕应该打造一颗崭新的王印。”</p>

“天子印玺!”</p>

“朕思来想去,咸阳宫内,也唯有这个东西可以有资格了。”</p>

“和氏璧!”</p>

“这块从楚国得来的璞玉,也许成为天子印玺,就是它的归宿。”</p>

始皇帝嬴政一身常服束冠的站在高台前,观皇弟近前,微微一笑,而后手掌在巨大的和氏璧上抚摸着。</p>

这块和氏璧!</p>

很大!</p>

当年楚人卞和自一处洞中所得,它还只是一块石头,两次献给楚王,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p>

反而,双脚还被看去。</p>

后来楚王怜悯,令工匠剥开石头表面,略有雕琢,便是成就美玉,颇为玉璧形体。</p>

直径一尺有余!</p>

厚半尺上下!</p>

表面色泽不为如一,远观似白玉,踏步间,由着光芒的映照,更是闪烁色泽斑斓。</p>

仿若诸般色彩都内蕴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