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方块文字(求订阅、票票)(1 / 2)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0 字 2021-08-15

 “秦国文字传承至周朝太史籀文。”</p>

“诸国文字中,统计秦国的文字多少,应当很快吧。”</p>

中央学宫的藏书楼自修之厅,那里已经被征用了,同样被征用的还有学宫不少学员,参与其中。</p>

按照先前定下的策略。</p>

首要便是将诸夏七国文字的总数目一一道出,每一个文字都筛选出来,然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p>

诺大的自修之厅,已经被屏风隔开数个区域,每一个区域负责专门的事务,为了早一点将制式文字编定完毕。</p>

这里卯时就已经灯火通明了。</p>

周清自咸阳南下,入学宫之内,一切都步入正轨,都在进行自己的工作,按照先前定下的条例。</p>

哪一个区域完成的最好,会有奖赏落下。</p>

虽没有惩戒。</p>

可是,谁不想要做得最好?</p>

周清行至秦国文字所在的区域,看向负责的学宫博士之人。</p>

“武真侯,今日午时之前,当可以将秦国文字具体数目统计出来。”</p>

“大周传下来的太史籀文,只有九千余,不到一万。”</p>

“而秦国其商君变法以来,再加上同山东诸地的交流,文字也是逐步增多,虽增长的不若山东诸地。”</p>

“也有不少,现在统计的乃是秦国新增文字,已经有一千个了,剩下虽还没有统计,大体数目当在一万两千字。”</p>

“或许多些,或许少些。”</p>

身为学宫的博士之人,此言有着足够的自信。</p>

中央学宫内,早就通行秦国文字,故而,对于秦国文字的统辖最快,也最为便捷,如其它区域统辖山东诸国文字,还得三两日。</p>

且人手调动的很多。</p>

“秦国文字都有一万两千字左右,那么,诸国文字只会更多,两万?”</p>

“亦或者三万?”</p>

“若要编定制式文字,不可能将所有的文字一一变化的,那样太耗费时间了。”</p>

“接下来统计日常文书所用的常见文字,只消将那些常见文字给予变化,其余的文字,便可自行规则变化。”</p>

“传令其余区域,在统计诸国文字的时候,顺便将常用文字一一挑选出,以为所用。”</p>

周清微微颔首,抬手从面前的木案上拿起一张写满文字的纸张,是按照雅言八音一一排列的。</p>

雅言八音相当于岁月长河中的拼音,可是相对于拼音,艰难许多,学宫之内,能够完全掌握的都不多。</p>

更别说推进了。</p>

眼下将文字编定完成,再考虑雅言八音的事情也不晚。</p>

说着,看向身侧的一位学宫督察使。</p>

“喏!”</p>

没有迟疑,直接令达各个区域。</p>

“走,去看看廷尉、太史令他们可有弄出什么形体。”</p>

“周朝的太史籀文,是属于大周的。”</p>

“大秦一统诸夏,也当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字。”</p>

放下手中纸张,自己所在区域是统辖秦国文字的,上面的字体都很熟悉,是太史籀文。</p>

亦是岁月长河之大篆!</p>

按照王兄定下的规矩,大秦的文字肯定不能够和太史籀文一般无二,同样还要兼具象形表意的功能。</p>

同时,还要美观、大方。</p>

还要书写便利、好认。</p>

……</p>

单一的一样满足不难,诸般种种全部满足就平添难度,抬首看向自修之厅另外的一个区域。</p>

</p>

那里……非统计诸国文字之地,而是根据逐步统计出来的文字,相对对比参照,编定出崭新的文字形体。</p>

廷尉李斯。</p>

太史令胡毋敬。</p>

车府令赵高,他今天来的挺早。</p>

国府行署官员程邈。</p>

还有学宫其余精通文字书法之人,彼此汇聚一处,正在不住说着什么,周清没有过多参与。</p>

如若自己参与了,怕是他们都会以自己的准则为准,就不太好了,等他们拿出各自的章程,再一一评判,删繁就简,定下最后的形体。</p>

“武真侯!”</p>

“武真侯!”</p>

“……”</p>

刚一靠近,便是一阵的行礼之言。</p>

“无需这般繁琐之礼。”</p>

“书同文机要,便是在于将诸夏现行文字定下一个通行的写法,李斯,你等可有思绪?”</p>

周清点点头,踏步近前,以览诸人在纸张上写下的文字,每一个人写的都不同,不过,大体还有太史籀文的影子。</p>

随意行走,忽而,眼中一亮,从案上拿起一张纸,上面写着不少的文字,很有些岁月长河的感觉。</p>

“这是……程邈你写的?”</p>

身侧便是程邈,周清与有所感。</p>

“是。”</p>

程邈一礼。</p>

“这是结合了太史籀文和你那门书法的文字,笔画上精炼,书写还是相对便利,不错,不错。”</p>

“就是少了一些官定文字的规矩、正式之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