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煌煌武真(求票票)(1 / 2)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0 字 2021-08-15

 “大王……应该倾向于廷尉府这一份吧!”</p>

难以抉择?</p>

以自己对王兄的了解,他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当年平嫪毐,罢吕不韦都是那般干脆利落。</p>

现在只会更加的出色。</p>

区区两份文书不算什么。</p>

道路在前,哪怕走错了,也会强行止住,果然走对了,再好不过。</p>

王兄对于吕不韦,并没有什么好感,少年登位,被吕不韦压制多年,还被称为仲父。</p>

从罢黜吕不韦的一道道政令开始,就决定了王兄不会理会吕不韦的道路。</p>

那么,现在的结果更清楚了。</p>

当然,还有岁月长河所为。</p>

都证明了这一点!</p>

“李斯之才……虽不若韩非先生,却比韩非先生更加的稳固。”</p>

“这一份文书……寡人很欣赏!”</p>

秦王政抬手屏退左右,指着王弟手中的廷尉府邸文书,颔首而应,自己倾向于那一份文书。</p>

“这上面所语……《定国图治十论》!”</p>

“颇有些商君《强秦九论》之风。”</p>

“典章礼仪!”</p>

“天下制式!”</p>

“诗书文教!”</p>

“诸夏要道!”</p>

“度量合一!”</p>

“整顿水利!”</p>

“边疆蛮夷!”</p>

“兵戈诸事!”</p>

“山东诸事!”</p>

“诸夏安定!”</p>

“举纲目张,李斯才略很不错,这十论算是将秦国百多年来的所得,汇合近年来所得,融会贯通而出!”</p>

“对比相邦的这一份文书,在天下制式、诗书文教这方面有些许诧异。”</p>

“中央学宫那里,还有关于分封以及郡县之论?”</p>

廷尉府邸!</p>

现在的分量很重,尤其秦廷之内,国府、廷尉府、国尉府堪为三驾马车。</p>

职位上,自然国府最高,然则,重要性上,另外两者丝毫不弱,算是对于国府强大的分割。</p>

诸夏将变,法治将变,变动的核心便是廷尉府邸,许多法令、法章律例都是从廷尉府邸审核颁下的。</p>

念叨着李斯那份文书中的纲目之论,周清为之赞赏。</p>

的确包揽眼下诸夏变革的所有。</p>

但是……相邦的这份文书也有,彼此差异也很明显。</p>

诸般种种,最为核心的当是天下制式。</p>

秦国现行所属掌控区域的制式乃是郡县一体,咸阳之内,三公九卿的初始形态。</p>

山东诸国则是承袭大周,国君在上,世家大族在侧,大夫、庶人一同治理的制式。</p>

多为一些分封!</p>

世家大族在诸侯国内有封地,在那些封地内,有着绝对的权力,就连国君都很难插手。</p>

那应该就是许多人关注的核心。</p>

也是许多山东诸国残余之人关注的核心!</p>

“裂土分封之弊!”</p>

“大周以来,很是明显。”</p>

“只是……武真侯也曾有言,天道之下,阴阳两面,从长远而观,不可说!”</p>

“大周因裂土分封太多诸侯国,方有战国乱世,兵戈乱世,果然再有裂土分封,寡人很不希望看到那个结果!”</p>

此间无外人,秦王政身躯一转,走向书架间的另一个通道,通道尽头,是一幅悬挂起来的舆图。</p>

</p>

诸夏舆图!</p>

不仅有着秦国之地,还有着山东诸国之地,就是山东诸国有些地方不是很详细罢了。</p>

现在那副舆图上,只有一个字!</p>

便是大秦的——秦!</p>

若是裂土分封,无疑要在舆图之上,多出几个字,大周以来的分封弊端,历历在目。</p>

却是王弟所言,也不无道理。</p>

分封制式……之所以存在,乃是有它固有的优点!</p>

郡县一体之所以数百年来也出现,也是因为它固有的优点。</p>

权衡之下……欲要兼得。</p>

儒家所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p>

秦王政觉得并非不可兼得。</p>

“大周天下……之所以失去对于麾下诸侯国的强大统辖之力,乃是因为失却根基之地。”</p>

“如卫元君现在所在之封地!就算一百个,对于秦国也没有什么威胁。”</p>

“秦国欲求万世,须得将眼前的麻烦解决,果然郡县一体,那么……许多事情会隐藏的很深很深。”</p>

“而道家所为,欲要取之,必先予之。”</p>

“……。”</p>

周清近前一小步,缓缓道。</p>

声音越发之低缓,外人不可窥探。</p>

……</p>

……</p>

“大人,武真侯已经入咸阳宫了。”</p>

“此刻应该正在兴乐宫之内。”</p>

国府!</p>

乃是咸阳之内除却王城以外最为重要的地方,没有之一!</p>

无论是国尉府邸,还是廷尉府邸,都无法与之相比</p>

自灭楚之后,整个国府彻底热闹起来,无论是国府直属的各大行署,还是归于国府统辖的其余行署。</p>

都是越发的热闹起来了。</p>

身处于国府,对于诸夏局势自然有自己的判断,不出意外,天地必归于秦国。</p>

即如此,许多事情,就该提前做好准备。</p>

那是国府的职责、任务。</p>

做什么准备?</p>

自然是一天下之后的准备。</p>

身为相邦的王绾只觉得近一年来自己起码苍老了好多好多,静坐于长长停留的政厅一侧,下首有许多人在抄录、阅览什么。</p>

着黑色锦袍,看得出……这件锦袍已经浆洗多次,都有些失却最开始的绣泽。</p>

须发越显的灰白,白发占据更大区域,眉目略有皱纹浮现,手中正握有一份文书,来至下面各大郡县的文书。</p>

虽苍老,精气神仍存,国府之内,自有医者与之调养,视线落在文书之上,细细看着,不敢有所差错。</p>

却是,有感身侧一人近前低语,王绾不由的抬起头,看将过去,沉思两个呼吸,摆摆手,那人直接离去。</p>

视线再次落在手中的文书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