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迷路的小女孩(1 / 2)

系统带我飞 不吃鸡爪 6872 字 2019-12-18

 “这!”

许意瞠目结舌。

这条那脉线和他所想的竟然就只差了一个穴位。

五点穴位本是互不干涉,得严老提点,许意方能想到用天井穴作为支柱,连通起始商阳直至曲池,从而使得他们气流可以循环,蕴养筋骨。

本来许意还觉得这是自己才有的设想,却不想《白氏医经》这本该是古人眷写的医书上,早已拥有诸多穴位点连的脉络图系。

按捺心神,许意放轻动作小心点揭开下一页,眼睛随着页面上的内容越睁越大。

(吾名青牢,白氏旁支,于遗迹幸得残经,遂研其用……,今记,留予后辈。)

根据这本书的前言,说的就是医经著作者白青牢身为白氏一族的旁支,因为无法得到嫡系的传承,只能游走四方,做一名行走的游医。

期间,走大运在一处遗迹里得到一本残缺的医经,潜心钻研多年,终有所得,写出医书留给后人。

那本残经虽说有所缺失,有关脉络的那几页还是有部分留存的,白青牢按照残本内容对实验后,发现这些竟是可行,顿时欣喜万分的研究下去,多年后还根据自身的体会写出一本医经。

《白氏医经》里有强身健体之法,运用银针来强健筋脉。

遗憾的是,因为白青牢得到的只有手臂、肩背处,其余的部分不知所终,所以他只能把经过研究并且有效的脉络图给画了出来。

传承了不知多少代的医书,因为白先生对医术的不喜,最终是落到了许意的手里。

“唉。”

许意替白青牢这位令人佩服的先行者可惜,他的一番苦心没能继续传下去。

就像那些手艺人,同样面临着传承将要断绝的局面。

中医,是一门需要多年学习才能出师的职业,对于快节奏的现代而言,很少有人能耐心的用十年,二十年,只为了学习一项技能。

虽然许意也是学习中医,但是不可否认,对于现代人来说,西医更有作用。

西医,已是发展成熟的行业,只需学习几年便可离开学校,比方说一名当了两三年的医生,用着医疗器械就可以检查大部分的病因。

古时,阑尾炎,在中医书上记为肠痈的疾病,就能把人活生生的痛到死,但到了现代西医这里,只需要一个微创手术而已。

科学进步带来的发展,在西医上显得淋漓尽致。

“真是,我管这么多干嘛,只要能救人,都是好的。”

许意把那些瞎想抛开,正正神专注的沉浸在书中。

因为抽到银针套装才半路加入中医,许意的思想不受局限,对于这类书籍的接受度很高,时常有在他人看来异想天开的想法,简单来说,就是脑洞大。

一夜无眠。

许意专注的直至天亮之后方才醒过神来,既然已经找到了医书,也就没了在此逗留的心思。

坐着高铁闭眼补眠,等车到站后,许意精神抖擞的打车回了别墅。

“老许,你这次去找到医书了吗?”

许意前几次无功而返的事,张蒙也是知道的。

“哈哈,找到了一本。”

医经被许意贴身放着,乐呵的回来张蒙,把手里提着的木箱放在茶几上。

木箱里的那些医书,有白老大夫一生所得,记录着六十余年的行医经验,对许意来说,同样也是值得珍贵的资料。

“看在你这么高兴的份上,我就告诉你一个不是很好的消息。”

大概所有人都有被死党扑过冷水的经历吧,张蒙现在就是就是那个扑冷水的角色。

“咋滴,你要说什么消息?”

满不在乎的在沙发上一坐,许意懒洋洋的靠着沙发背进入了咸鱼模式。

“那就是,店里的客人要闹翻天了!”

因为要是寻找医书,许意这个拖延症患者,已经鸽了客人两个周末,那些食客不闹翻天才怪。

……

“好吧,我先去收拾一下,明天记得把我那个小红板给挂上。”

专属小红版挂上了,就代表许意至少要在店里面呆上七天。

“呦呵!难得呀,难得。年轻人小小年纪就知道要如此努,真是令老夫,深感欣慰。”

张蒙对此摇头晃脑的调侃。

“老夫?头发少,所以老吗?”

许意也不是光吃干饭的,开启犀利的反击,一箭扎中张蒙最在意的事。

“你不提头发,我们还是好朋友。”

条件反射的摸了一把头发,张蒙不愿承认他的发际线又向后移了01厘米。

——————

许记特色美食,顾客们陷入了幸福的海洋,一连七天,鸽子王许老板终于上岗了。

第七日,许意在厨房里正在忙碌的时候,突然前厅的店员慌慌张张的跑进来

“怎么了这是?”

许意觉得奇怪,一般前厅的员工很少有来后厨的。

许记的菜品足够物美价廉,后厨对卫生方面也把控的很好,基本少有客人过来投诉,所以后厨的人也不用被提留去前厅,做给客人道歉的事。

“哎呀,老板!你快点去大厅,我们这个店里,来了一个迷路的小女孩!”

这个员工看来是个急性子,说完就要抓着许意往大厅跑。

然而,许意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