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天辰典秘(1 / 2)

逸剑惊澜 望霓裳 4280 字 2019-12-13

 大云岛上七十二峰,峰峰灵秀,一峰一洞天,七十二洞天呈合围之势分布于岛上,为光明教总坛之屏障,拱卫岛心主峰圣火峰。

圣火峰原名斑竹峰,因峰上多斑竹而得名,斑竹又名湘妃竹,据说乃是舜帝晚年南巡死于九嶷山苍梧之野,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英奔丧,船到洞庭湖时被风浪打翻,湖上飘来七十二只青螺,将她们托起聚成大云岛,娥皇和女英南望茫茫湖水,悲痛欲绝、扶竹痛哭,泪水洒落竹林,血泪染成斑竹,竹子上留下斑斑泪痕,因此得斑竹之名。娥皇和女英悲恸之下一起投入湘水自尽,因此又被后世称为湘妃竹。唐诗有云: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斑竹生长极快,蔓延整个大云岛,尤以此峰最多最广,因此得名斑竹峰,又名湘妃峰,光明教以大云岛为总坛,以斑竹峰为教中议事以及教主明尊住所,因光明教以火为尊,于是林世明登上教主之位后便将此峰改名为圣火峰。

此时林晓月正站在通往圣火峰顶的圣火崖下,她到崖下的时候就有总坛弟子禀报教主林世明,此时正有一机关控制的竹筐自崖顶缓缓垂下,及至竹筐在崖底落定,林晓月飞身跃入竹筐之中,手持圣火令向崖顶遥遥一挥,便有弟子操作机关将竹筐缓缓向上拉去。

圣火崖高近百丈,悬崖峭壁犹如刀劈,灵猿飞鸟犹不能渡,倘若有敌来攻,也休想攀崖而上,而且崖顶还有教中高手守卫,想要登崖而上几乎难如登天。

林晓月轻功极高,但是若无竹筐机关也无法登崖,此时随着竹筐缓缓上行,她俯视崖底一片漆黑,每次来到圣火崖的时候都波澜不惊的心情竟然没由来的一阵紧张。

思及此次建康之行前教主的交代以及此番查明的情况,林晓月竟有些猜不透教主的想法,心中不禁又有些烦躁,脑海中飞速转动倘若林世明问起来时如何应对,连竹筐升到崖顶她都没有察觉,还是负责操作机关的弟子提醒她才恍然回过神来。

就在此时,不远处的山石后面突然有一道人影一闪而没,林晓月急忙望去却已经失去对方的影子,加之天色太暗她根本没有看清对方的模样,不过看对方的举止动作却是极为熟悉,顿时令她心头疑惑不已,不明白对方为何要刻意躲着她。

林晓月微微皱眉沉思,向负责操作机关竹筐的两名弟子问道:“今夜都有谁来过圣火崖?”

两名弟子急忙对望一眼,分别向对方使了个眼色,并没有立即回答林晓月的话,反而面露犹豫之色。

林晓月微微一怔,不过随即释然,她虽然贵为圣女之尊,实际上却并没有多少权力,光明教一应事务全都是由教主说了算,尤其是这圣火崖更是禁地,负责守卫的弟子全都是由教主林世明亲自挑选,若没有林世明的允许,不管是她这位圣女、还是光明左右使以及四大护教法王都不能踏足崖顶一步,这两名弟子之所以不回答她的问题明显是得了林世明的吩咐。

林晓月思来想去也想不明白,于是只得强行压下心头的疑惑,快步向崖顶的石门走去,这扇石门倚着崖顶的山体而建,此刻随着林晓月走到近前正缓缓开启,露出一个宽约七尺、高足丈余的山洞,山洞两侧每隔五尺便插着一只粗如儿臂的蜡烛,蜡烛上正燃着熊熊火焰,火焰摇曳不定,明亮的烛光从开启的石门射出洞外,紧接着一股闷热而浑浊的气息扑面而来,呛的她急忙伸手掩住口鼻。

林晓月站在石门前等待片刻,待山洞中闷热浑浊的气息稍稍散去,她这才深深呼吸一口气,抬起脚步向山洞深处走去,略显沉闷的脚步声不断在山洞中回荡,顿时让她觉得有些压抑。

山洞曲曲折折,林晓月往前走了约莫十多丈之后,转过弯来面前出现两扇紧掩着的木门,木门上刷着朱红色的油漆,上面绘着几道暗红色的火焰,在山洞两侧烛光的照耀下栩栩如生,犹如要从门上飞出来一样。

林晓月在木门外三尺之处站定,隔着紧掩的木门向门内躬身行礼,轻声道:“启禀明尊,弟子林晓月前来拜见。”林世明既是林晓月的伯伯,又是她的授业恩师,不过林晓月还是依足了教中大礼。

林晓月清脆的声音在山洞中回荡,越来越弱、渐渐消失,就在此时,原本紧掩着的木门突然自外向内打开,里面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小月儿回来了?快进来吧!”听得到这个声音,林晓月这才直起腰身向门内走去。

木门之内远比外面的山洞宽敞明亮的多,方圆足有十丈,洞壁四周围满绣着暗红火焰的帷幔,洞顶以九宫八卦之势嵌着九颗夜明珠,明亮的华光将偌大的山洞照耀的亮如白昼,一方高台筑在山洞的正南面,上面放着一方宽大的座椅,座椅是用上等的金丝楠木制成,上面铺着上等的绫罗绸缎,座椅扶手出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火焰,座椅后面是一方直达洞顶的硕大屏风,屏风正中央只有一朵硕大的火焰孤零零的,显得十分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