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宋志远的惊叹(2 / 2)

最强大唐 便衣佛陀 3754 字 2019-11-26

……

“这小子,竟然将先生写的东西随手乱扔。”王大锤的母亲张翠花收拾书房的时候,将王大锤扔到桌底下的诗给捡了起来。

顺带还捋了捋,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宋志远落在王家的一本书里。

第二天,宋志远照常按时来给王大锤上课,今天特意从家里还给王大锤带来了自己启蒙时用过的几本旧书。

为什么昨天来的时候没有给王大锤带呢?是忘了吗?当然不是,之前他答应教王大锤读书只是为了那丰厚的报酬。只打算应付应付了事。因为他听说有钱人家的孩子一般都不咋喜欢读书,所以也就不但算真的把自己当做王大锤的先生。

不过,昨天第一次上课,王大锤给宋志远的印象还不错,不但没有想象中富家子弟的纨绔之气,反而有点读书人的态度。而且他还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王大锤比一般孩子成熟懂事,是一块读书的好材料。

“大锤,今天为师给你带来了为师以前启蒙的书籍,希望你用心的读一读。”宋志远看着端端正正坐在自己面前的王大锤,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道。

“谢谢,老师!学生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王大锤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宋志远笑了笑,拿起一本书说道:“那就好,今天我就从《百家姓》开始教你,这样一边学习认字一边让为师顺便给你说一说各个姓氏的由来,以及现如今我朝的几大姓氏,避免以后得罪惹不起的豪门大户。”

王大锤心想这个《百家姓》这本书好像是成书于宋朝,怎么现在出现在了唐朝,看来这个世界与历史上的朝代并不完全一致。

“《百家姓》这本书对于你这样的孩子来说是一本启蒙教育的不二选择,因为根据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许多历史知识,从而通过这些了解我们现在的世界。”在开始讲课之前,宋志远大概给王大锤讲了一下学习《百家姓》的目地。

王大锤心说《百家姓》自己可一点不陌生,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

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个,复姓124个。

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所以他很好奇,现在宋志远教给自己的这本《百家姓》跟自己前世中读过的有什么不一样。难道是这本书提前问世了?

宋志远说完前面的开场白,接着说道:“下面我读一句,你跟着为师读一句。一定要认真听,要是读错了为师可不会轻饶了你。”说完了还扬了扬手里的戒尺。也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讨来的。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宋志远念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王大锤跟着读一边。

就这样宋志远念一句,王大锤跟着学一句。不大会儿功夫,这本书就念完了。

“大锤,刚刚为师带着你朗读了一遍,你可记住?”宋志远就是随口一问。

“老师,我记住了。”王大锤跟着读了一遍,没现跟前世有什么不同,便失去了兴趣。等宋志远问起的时候,立刻就抢着说道。

宋志远听了有些不信,于是问道:“你真的都记住了?”

“是的,我都记住了。”王大锤回到。

“那你背一遍让我看看?要是让我现你撒谎,那可别怪我不客气。”宋志远有些气急败坏的说,因为他觉得王大锤这孩子竟然满嘴胡话。

王大锤心里有底,一点不慌的说道:“要是背不出来,学生甘愿受罚。”

“好,你倒是背背看,如果错了一句,我今天都得教训教训你。”宋志远觉得自己要好好管管自己的这个学生,自己刚对他抱起了期望,他竟然开始捣乱。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王大锤张嘴就来,一口气一字不差全都背了出来。

宋志远立刻惊的下巴都快要掉到地上,长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