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6章状告当代衍圣公(1 / 2)

大明影侯 醉颜7点5 4539 字 2019-11-24

 有些事情是说不清楚的。

彼之仇寇我之英雄。

这样的事情出现的次数并不少。

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要改变一些事情就必须要付出一些代价,而这种动向对于更多的人来讲,是很严重的。

谭翼这个时候,心里是比较正经的,因为他发现其实,有些事情说不定是他自己忽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对于他来讲,自家大人到底要做些什么?他不清楚,正因为不清楚,所以就没有办法去选择一些比较合理的方式处理这件事情。

可正是因为这一种不确定,所以让他有了更多思考的余地,那就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对于他来讲,现在的这种状况又该怎样去处理。

整件事情变得扑朔迷离,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确认的,那就是如今大部分人的目光都被集中在孔家的事情上。

对于大部分身处其中的人来讲,这没什么,甚至是可以说是非常正常,毕竟他们关注的就是这些。

而对于另外的人来讲,这一切都是不正常的,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讲,现在所做的一切根本与他们无关。

既然无关,为什么又要关注呢?

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目前的他们来讲,这所有的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有哪些参与了进来?

“那大人,还有什么事情,值得让您冒这么大的风险做这样的事情?”

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是要搞清楚的,毕竟依靠他们的几个人,如果整件事情不继续操作的话,接下来那也就结束了。

他愿意觉得自己有资格也有能力知道这件事情,毕竟他要做出来的处理,可能会超越这家大人很多,对于自家大人来讲有些事情他不一定能够考得到。

这样的事情其实也很好解决,那就是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已经老了。

既然老了,那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都会趋于保守,这不是偏见,这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人性的使然。

所以就算是看起来整件事情不那么的正常,但也丝毫不会影响他在这件事情上的判断,当然这些判断可能更加趋近于保守。

兵部尚书齐泰,心里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努力的去做更多的事情。

甚至想方设法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到他的身边,和他的部门。

这一点在之前和方中愈的谈话中,已经有了充分的体现,不然也不会让方中愈就用3成的毕业生,就换来了他的支持。

简单的来说,这样的代价是可怕的,但同时也是值得的。

“方中愈要让大明统治交趾故地!”

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简单的一句话,却让谭翼震惊得无以复加。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怪不得了,怪不得自家大人在这么快就做了决定,甚至是在事情没有完全明了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帮助方中愈。

作为兵部里面算是有远见的一员,谭翼还是非常的清楚,整件事情的可能带来的影响。

“这么说,康石离开京师就是去了云南吗?”

他也突然想到康石就在几天前离开了京师。

“是的。

再好的计划毕竟也只是计划,所以方中愈到底能够做到什么地步,大家都不清楚,为了保证整件事情的成功率,康石必须要去。”

谭翼倒是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毕竟大人把这件事情交给康石,说明了对康石的器重,但并不代表就对他完全无感,毕竟他们两个人负责的是不一样的,再加上,留在京师也不是没有事情做,反而在京师还能得到更加确切的消息。

“大人,也就是说这件事情除了兵部,和锦衣卫那边,再也没有其他人知晓。”

谭翼其实还是比较奇怪的,在之前,他虽然知道有些事情锦衣卫肯定参与了,但是现在看来似乎主导者就是锦衣卫,不过这样的话说出去也没有人敢信,况且他们也没有证据。

“交趾故地的事儿自然知晓的人不多,除了他们本身参与的人外,黔国公倒是知道的非常清楚,只不过消息一直没有传往京师,大家自然也就没有关注。

孔家这件事情说不清楚,也许锦衣卫在里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许从最开始,这件事情就与他们有关,不过,既然说不清楚,那也就不要追究了,在这件事情中过程真的不重要。”

齐泰有没有说实话不清楚,但是他知道,有些事情跟皇帝有关的时候,那些事情自然要有别人担着,那么在整件事情,最开始的时候与谁有关,那就不重要了。

不管谭翼有没有听懂兵部尚书齐泰就再也没有进行那件事,毕竟整件事情对于他来讲,他知道,其他人知不知道,也没有关系。

谭翼听懂了,大人的话里的意思,因为他知道刚刚大人没有把话说完,既然如此,那就意味着还有更多的事情发生。

“那您希望兵部怎么做?”

这算是请教了。

兵部尚书其他也年纪越来越大和朝中的其他大人不一样,都是太祖高皇帝留下来的人才,虽然也是后期提拔的,可是这么多年以来对整个朝廷的脉络都比较清晰,就算是建文皇帝朱允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们也依然没有掉队。

只是思想上的进步还是比较缓慢的,这一点是众多年纪大的老臣们一直存在的弊端,所以这一次很多人出于个人目的而没有反驳朝廷的动作,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内心里就支持朝廷这样做。

用方中愈的话解释就是,他们其实已经用金钱和权势地位腐蚀的这些人,让这些人在自认为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事实上与他们没有丝毫的关系。

高压下的啊,惩治腐/败,并没有像之前那么成功,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一些敬畏之心的,但是,如今朝廷所走的道路越来越远,也有不少人开始铤而走险。

方中愈明显的知道,这些情况是没有办法杜绝的,就连见皇帝朱允文也是如此,所以对于他们并没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也没有去处置他们。

朝廷的位置足够,如今大明向外发展,自然需要更多的人知晓更多的东西。

“接下来不管你动用什么力量,兵部从西南方向发过来的,公文全部秘密处置,在锦衣卫或者是大明宣传部首先公开消息之前,不能有消息从兵部泄露出去。

我到现在还没有想到方中愈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把大家的目光依然固定在孔家那里,毕竟现在这个地方离孔家实在是太远太远了,时间越久他们自然会放松警惕,到那个时候也就没有人愿意关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