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也不用这么担心,毕竟这一切都只是咱们的猜测,而且是不是锦衣卫的人谁也说不清楚,咱们还得走一步看一步,太多的事情,主动了也不好。”
毕竟是在边境久了,这一点想法他还是有的。
不然他也不可能在这里待这么久。
这里可是边境,各方力量聚集。
不管是谁,恐怕都不愿意在这里折戟沉沙吧。
所以小心谨慎总是没错的。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再加上他们已经相处了很久,在这一段情况下,两个人稍微分析一下就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温县令在这一刻,心里已经很确定了,来人就是锦衣卫。
而且在锦衣卫里面还有很大的分量。
更重要的事情是,方中愈是不是他们的老大。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事情不到最后时刻,谁也说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方中愈领导下的锦衣卫,在这一刻,让无数人为之称道。
可是,不排除有些人暗中做一些手脚。
总还是有人,不满意的。
方中愈毕竟不是神。
在某些情况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还是会有很多人会因为锦衣卫的政策,而不满。
而愤恨。
人心都是肉长的,有情绪,自然就会发泄出来。
越是压抑的久了。
爆发出来就越是恐怖。
谁能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呢?
不过,现在事情已经是这个地步了,温县令也打算走一步算一步了。
既然已经说了,现在又有可能猜出了真正的身份,自然有些事情就得悠着点了。
锦衣卫和御史台关系很好,这一点更多的人是知道的。
那些监察御史们,把值不得方中愈手下的人,帮助他们坐下更多的事情。
因为,要是靠他们自己,查出来一些事情,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有锦衣卫帮忙,确实是能够节省很多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皇帝的打算并不少。
那些人心里也清楚,御史是御史,锦衣卫是锦衣卫,御史是讲道理的,但是锦衣卫就不一定了。
如今,他们也不敢胡乱的搞事情,当然如今,也不愿意过渡的猜测。
有些事情就算是真相,他也不该从他们的口中说出来。
边境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的安稳,但总是按照朝廷的意思在做了。
每天的钱粮运送,人力转接,人口迁移,田地划分,总之,这些人都在忙忙碌碌的做事情。
这里修路并没有停下,大明的百姓,现在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修路。
这是整个帝国百姓都知道的事情。
也许他们可以花时间,慢慢的走出来,但是,崇山峻岭,距离遥远,光靠两条腿怎么弄的好,更重要的是,野兽出没,经常有人丢了性命。
如今,朝廷愿意规划,甚至是出钱修路,只要她们出力就行,甚至是还给工钱,这些人也都是很乐意的。
按照他们的意思,就算是朝廷不给钱,他们也愿意干,现在朝廷更加愿意给钱了,自然是疯狂的干了。
百姓们就图个温饱,其他的行业如今虽然限制的没有那么严格了,但还是也没多少进账,所以,百姓们能够挣到更多的钱,自然是更加的愿意去做。
温县令现在负责的就是这些事情,因为他必须做好一些,人嘛,总是贪婪的,之前,他觉得自己,恐怕一定会在,这里呆上更久的时间。
对于回京师没有太大的期望。
但是如今,他知道了,这样的情况是会改变的。
因为,他可能是抓住了一个机遇。
一个回到京师,飞黄腾达的机会。
所以,他是更加的开心了,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他,更有干劲了。
做事的时候都比平常有力气。
县衙的属吏们,一个个都纳了闷了,怎么县尊大人,似乎变了个样子,因为,这跟之前的大人,可是不一样的。
温县令的心腹自然之道县尊大人是个什么情况。
他心里也在念叨着,看来自己这一次赌对了,县尊大人要发达了,以后他至少也能落下不少好处。
大家都在拼搏,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也是非常正常的,换了任何其他人来,这都是应该存在的情况。
其他人不知道内幕消息,自然不会知道县尊大人在高兴些什么。
这就是,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
知道的人,掌握了先机,不知道的人,自然啥都不清楚。
整个大明帝国,勃勃生机,到处都在有序的进行着改革,就算是之前的一些顽固分子,现在也不得不承认,京师和京师附近的城镇,要比其他地方发展的好。
所以,各地的改革情况开始在大踏步的向前进。
还好,现在御史巡查的制度一直在执行,吏部的调查制度从未停止,锦衣卫的暗查,又无处不在。
所以,什么情况都可以掌控。
这也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仁慈,换了其他人,谁会管这些。
因为没啥用,皇帝不管了,官员自然就会松懈了,想着方为自己家谋福利。
所以如今的这种政策,也就是皇帝看的严,下面的人,不得不严格执行。
也就是这么个朝代,不然的话,早就崩了。
方中愈心里很清楚,有些事情,到了他这个地步,根本不需要弄清楚,自然会有人把事情,弄清楚了交到他手里。
位置不一样了,处事的方式和原则,就得变一变。
毕竟,这才是他们应该做的。
有人说,这一代的大臣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碰见了最仁慈的皇帝,建文皇帝朱允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