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坚(1 / 2)

三国骑砍 中更 0 字 2020-07-12

 曹礼的葬礼匆匆结束,配置给他的王府官吏,连同乐师共三十八人被一起弃市斩首。

配备给曹礼的王府卫士只有三个都伯,等同于汉军、北府的三个队,也就一百五十人,还是轮番当值的卫士。这些卫士依旧隶属于三卫,属于对外执勤质,因此得以保住命。

邺城的魏军就简单分为中、外两军,中军有又能分为三支,一支是武卫将军许褚统率的宿卫三军,即武卫、左卫、右卫。

左右卫军最先就出现在魏国兵制里,而非田信首创,田信的宿卫三亲军是近卫、左卫、右卫,还有南阳临时扩编设立番号的左近卫、右近卫。

武卫三军是魏国宿卫军,有别于各军;第二支是中军系统的中领军、中护军、中垒军、中坚军,即传统的中军;第三支规模较小,即传统意义上的北军五校,每校二三百人,属于闲散、清贵职务。

魏国的光禄勋只负责郎官和其他事务,不承担宫廷宿卫工作,这跟两汉不同;还有卫尉卿也不再监管宫门,也失去了管理宿卫、京畿治安兵的资格。

所以魏**制简单明了,相对集权谁掌握中军,谁的拳头就最大。

理论上,宿卫三军也是归属于中军的,皇帝没有中军系统之外的第二支宫廷卫队。东汉皇帝每次政变从外戚手里夺权,依靠的就是宦官、光禄勋麾下郎官组成的宫廷卫队。

郎官们是储备官员,有卓远见识,有自己的思想,哪怕不足千人只要武装起来,最不济也能守住宫门,等待变数发生。

理论上,羽林郎、虎贲郎也是郎官,而现在的宿卫工作由宿卫三军负责,自然没必要创建汉室风格强烈的羽林、虎贲二军。

皇帝就是大义所在,皇帝发动政变没有外戚将军能扛住这股压力,他能扛住,他的部属不见得能齐心、同进退。稍稍有几个向皇帝倒戈,那顷刻间就能攻守易势。

现在邺都,没人质疑自家军制存有隐患,整个大魏的中枢大臣们都围绕着满宠的提议展开讨论。

有人支持满宠,只要打碎马良的名望,那关羽、诸葛亮之间传承权力时,一定会发生不好的事。目前也如满宠剖析的那样,田豫、马良是没有退路的,他们必须要打出一些战果,否则没法向汉室朝廷,向北府交待。

一个打不了胜仗的人,是没资格坐镇益州的。

即便北府不捣乱,益州、南中也不会信服马良,所以马良必须要独力博取一份军功。

马良,就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比左膀右臂还要重要,是左右腿,没有腿就站不稳,更何谈搏杀

所以目前马良、田豫必须冒险,那主动权就在大魏,这是很宝贵的主动权,应该抓住机会一击致命,然后等待时间放任事态酝酿、发展。

可也有人反对满宠,理由也是很明确的,就是为了顾虑北府的态度。

己方吞掉中部、东部鲜卑后,在新式马具作用下,实际力量远远比外界估测的要高,高很多。

有新式马具的十万骑士给两年时间锻造装备,大魏真的能拿出来。

所以多少有点信心跟北府再打一场决战,但这需要时间休养,休养过程中不能刺激北府,如果期间北府向河东地区用兵,那大魏就会很尴尬。

河东、太原形胜之地,若是白白丢掉,那十万铁骑还没成型,就会在北府侵烧下分崩离析;可如果死守,可目前真的有些守不住。

可北府向河东用兵,大魏尴尬,难道北府就不尴尬

所以北府不会轻易把大魏弄死,这就是宝贵的翻盘机会因此绝对不能刺激北府,还要示弱,宁肯吃亏,也要麻痹北府,必须让北府放松警惕心。

就这样两种截然相反,又对立的论调出现在魏国中枢团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