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竹林四贤(2 / 2)

大唐暮云 空谷流韵 4748 字 2019-11-17

韩愈望着屋中几位前辈。他们不是御前要臣,便是大夫官眷,却毫无或浅俗不堪、或倨傲自负、或造作虚媚的恶习。

他们说话,就是真心为了让你明白他们的意思,而不是像观看迷宫中的猎物那般取乐。

他们做事,也是真心为了让你领悟到对未来的希望,而不是从掌控资源者的优越感中获得满足。

他们温文尔雅,没有分毫的戾气,但那骨子里的清贞与自爱,仿佛绝不能与乱哄哄的世道妥协一般至少,也要迂回地去抗争。

珠玉在前,年轻的韩愈,觉得自己的心气,也一点点从落第的悲悯中复苏过来。

他还不到二十岁,他何曾真的甘于就此消沉。

一提到报国志,济世心,这少年郎的热血就又咕噜噜燃烧起来。

他又认真地斟酌片刻,拱手向李泌道:“李公美意,晚辈感激不尽。只是,此前晚辈也向皇甫夫人说过,若屡试不中,晚辈便投笔从戎,执戈赴边,也不枉一腔报国志。因而,晚辈接下来,还是想去马郡王的军府中。”

李泌明白了韩愈的意思。同时,他也觉得,这年轻人能如此明智地规划自己的前程,将另一条路也想得分明,不失为一件好事。

他赞赏地点点头,又向陆贽道:“此前说起退之那篇策论文章,敬舆有何见解?”

陆贽以平和但肯定的口吻道:“天下人之心,方为心。退之如此年纪便善察世情,洞悉根本,写出那样一篇佳作,我陆九亦是真心佩服。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退之,文臣也好,武将也罢,不诚,则无资格侍君。侍奉圣主时,更是莫在君前为了与同僚争宠,而成为诡诈黠滑、一味阿谀奉承之人。”

韩愈面上大为动容。陆贽,乃方今之世多少读书人眼中的文士之极,来自陆贽的认可,教韩愈绝无自欺地感到,自己的热血又澎湃起来。

酒肆外的坡下,流水潺潺,清音断续传来。午间明亮的阳光,将层层竹叶照得翠**滴。

李泌望向窗外,赏了几眼竹林美景,又转头向韩愈道:“当年张相公张九龄引我为小友,并教导我说,早得美名,必有所折,宜自韬晦,斯尽善矣。退之,年少时多经历些波折,无有神童之类的冠冕加诸于身,未必不是好事。但老夫也愿你,往后无论如何坎坷,都莫向蝇营狗苟之道屈服。”

韩愈忙恭敬称喏。

此时,店家侍者叩门而入,端上这个季节最为新鲜的果品樱桃。

红如绯霞的樱桃,码放在越窑青瓷莲瓣碗中,再淋上洁白胜雪的酪浆和色如琥珀的蔗浆,煞是好看。

屋中四人畅谈一番,颇有“吾道不孤”的心悦之情,见了这酪樱桃的时令美味,亦纷纷取来品尝。

大约是甜食起了效果,若昭感到肚子里的小家伙活跃地蹬起来。这提醒了年轻的母亲。

“李公,彦明自咸阳拔营前,还叮嘱我,请李公为我们的孩儿,起个名字。”

李泌听了,不免感慨又起。

他打心眼里不愿皇甫家的后人误入歧途。但正月里,皇甫珩主动来李宅拜访之际,言语间明显的闪烁与矫作,以及偶尔流露出的一丝没有头绪的勃勃雄心,教李泌那日甚至都未能安然入眠。

虽然嫁入王府的,是若昭的妹妹,可是自奉天到梁州,再到长安,一路观察,阅人何其老辣的李泌坚信,普王纳小宋氏为孺人的整件事,若昭必有所反对。

但自始自终,若昭都不曾表现出欲辩解,或者在背后埋怨丈夫的意思。

李泌知道这妇人不容易。木已成舟,她还能怎么办呢?何况眼下又是要做母亲的人了。

李泌放下筷箸,仿佛侧耳听了一会儿竹涛声、溪水声,才缓缓道:“夫子有言:仁者,其言也讱。便叫皇甫讱吧。”

若昭稍加品咂,郑重起身,还礼道:“心怀仁念,惜言如金,多谢李公给了小儿这样一个好名字。”

她也的确希望,肚中孩儿,出身在武将之家,最重要的,乃是懂得一个“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