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灯下夜读(6)(1 / 2)

乱世灯火 江南流歌 3225 字 2019-11-15

 其实,从小就发狠读书,靠着读书走出过乡村,见识过外面色彩斑斓的大世界的刘鸿僖,还有从小就因是个知识女性而自豪的李主煌,何尝不愿让孩子们多读点书呢。但是,现实就是咯样一个世界,由得你自己的愿望吗?若要不识相地硬去想,去求,还不是自寻烦恼吗。唉,咯个世界啊。

咯不,又到了女儿晓雪开学的时候了。晓雪一开学就该上三年级了,泉水湾的小学堂里只有二年级的班,上三年级就得去几里路外的花石岭大队小学了。和晓雪同班的好些个孩子都不再去大队小学上学了,以后就帮着父母在队里挣工分,或者是在家里带弟弟妹妹。只有几个小男孩还继续去大队那边上学,但是,没有一个女孩儿。

咯一回,刘鸿僖两口子倒没讲不让小女儿继续上学,好像他俩也没么子商议讨论,似乎让她读下去,只是顺理成章的事。是因为孩子还小,做不得么子事,还是做父母的骨子里就认定了孩子要读书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没心思去追究咯个。

因了晓雪去大队小学上学,刘鸿僖特意扯了块小花布,给她做了套新衣服,也一起扯了几尺蓝咔叽布,给两个儿子一人做了一条新裤子。咯还是下乡以后,家里头一次为他们做的新衣。两年来一直穿着的那两套衣服,都烂得不象样了,已经是补丁加补丁的,快要分不出原来的底色了。尤其是裤子,长高了的孩子穿在身上,就像是半长的吊裆裤,短了一大截。所以,晓楠的一条裤子的裤腿上还接上了两个裤管。好在儿子们不在乎咯些,从没讲么子。

咯时候,刘晓枰穿着崭新的蓝咔叽布西装裤,腰上系了那条早已毛边了的旧皮带,带着妹妹晓雪到大队部的小学校去报到。自己家里下乡以来,父亲不论是当初在队里劳动,还是后来又恢复了工作,他都不再怎么以家长的身份出面去办理么子事情。

两个儿子下放的上林湾,他是从没去过,更不用讲以家长的身份去与那里的干部、乡亲们见个面,打个招呼,尽管那里的农民们一直尊重他咯个为刘家祖宗争过光的会读书的人。晓楠在路桥工地出工时,他也不曾去见过那里的带队干部,尽管那些干部大多是他以前在县里工作时的老同事老熟人。

如今,女儿晓雪要到大队那边的学校上学了,刘鸿僖也不出面带着女儿去报到,去以学生家长的身份见那里的老师。他只是要大儿子晓枰去送妹妹报到上学。难道,咯就是晓楠讲过的,鲁迅诗里讲的“破帽遮颜过闹市”的心态?

刘晓枰也读过鲁迅的那首诗,也看到有的文章解释那首诗的意思。对那句“破帽遮颜”,解说的文章大多是说那是因为国民党**统治极其残酷,特务活动猖獗,进步人士和正义的文人志士都随时有危险,所以只能遮掩自己,以防特务跟踪。但是,好像也曾经有一篇文章里,有人隐隐约约地提到,那句话实际上是反映了不得意的书生的一种羞于面市的心态。难道,父亲咯些年来就是咯么一种心态。

不致于吧,父亲面对老家的农民都过来,还有么子人羞于面对呢。对的,应该是怕招祸,是要躲过一些人,就如三十年代的进步文人要躲过特务那样。不是吗,特殊时期初期,父母单位上的抓人斗人时,父母就不要晓枰晓楠兄弟俩回家去看他们。父母说,免得被那些整人整红了眼的人看见,把祸水引到孩子们身上去。现在父母离开了县城的机关,离开了那些人的视线,就让他们慢慢地淡忘以前的敌人吧,何必再到他们眼睛前去现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