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收成(11)(1 / 2)

乱世灯火 江南流歌 2541 字 2019-11-15

 是玩笑也好,是打闹也好,从乡亲们的笑谈中,晓楠分明感觉到了,上林湾的人是尊崇文化的。他们并不象城里那里造反的人那样,把一切有文化的东西都叫做封资修,都一顿砸啊打的,搞得稀巴烂。他们也不象革命道理里讲的那样,觉得没文化的农民有么子可高兴的可自豪的,而没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有么子可恶的。难怪,功书哥可以在破四旧的红卫兵的焚书火堆旁挑回来一大担老书,而并没有人怎么为难他。

是啊,是应该多读些书。要不,不要讲长么子本事,就是应付上林湾乡亲们听故事、论诗句都不行。没有文化知识,在上林湾不但不会受尊重,还会让人觉得你不行,读书不行,人不聪明。知识青年没文化,那会乡亲们小看的,笑话的。

现在,队里出工松泛些,正好抽空多看些书,晚上少睡点也无所谓。于是,晓枰晓楠就常常到功书的放书的阁楼上去,借过来几本书,天天晚上读一读。

晓枰还把自己写毛笔字的家伙整出来,放在了小饭桌靠墙的的里角边,每日抽空练上几个字。晓楠就着方便顺便也练几笔。写着,练着,晓楠对写毛笔字也来了兴趣。哥哥晓枰大多是写那种适合用来写宣传标语的楷书和仿宋字。晓楠不想和他写一样的,就喜欢上了隶书。

隶书虽然是由篆书转化而来的,将小篆的笔划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但隶书相对于眼下写革命标语的其他流行书体来讲,其行笔刚柔相济,笔速相对较为徐缓。晓楠觉得咯与自己的性格比较相合。隶书写出来的字,字体庄重,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咯更符合晓楠对厚实、浑圆、整齐的爱好。

晓楠练字,最糟糕的是没有字帖。晓楠也没想到去买一本。他总觉得咯只不过是自己的劳动之余的一种休息和消遣,不能再为咯种事去花钱。再有,哥哥讲了,眼下城里的书店里,楷书、仿宋字帖都好买,还有**的手书临摹本子,但隶书字帖却不好买。那就算了吧,不用字帖,照着书上、报纸上的隶书字的样子写。

文英姐帮晓楠想了个好办法。她翻出一大迭旧报纸,把报纸上的隶书标题字都剪下来,粘贴在一个学生作业本上,就成了一本自制的隶书字帖。

两兄弟的字咯一练,就练到了腊月末,年关边。家家户户又准备着过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晓枰晓楠两兄弟下放到上林湾,就足足有一年了。一年来苦了累了,也没少给上林湾的乡亲们添麻烦,也没少受了上林湾乡亲们的关照和帮助。又要过年了,是应该对叔伯们、哥哥们、嫂嫂们,对乡亲们有所表示。

对了,给每家每户写一幅对联,挂在门口,既增加了过年的喜庆,也表示两兄弟的一番心意。去年刚来时,他们就发觉上林湾过年,竟然没有如周围几个刘氏湾村那样,家家户户贴上大红的春联。后来,晓枰还问过功书哥。功书讲,自己湾村里没有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的人,要到外面去求人写,一是要花钱,再讲,也显得自己湾村里人没文化,不好意思去求人。

那,现在好了,两个知青兄弟就是上林湾的人,又写得一笔好字。写啊,给每家每户都写上一幅吉庆的好春联。

功书哥听到讲晓枰晓楠要为大伙儿写春联,就来提要求了:“写春联写春联,就要自己写,不要抄外面的。现在外面那些抄来抄去的联子,一个意思,一个腔调,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