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假公济私的打猎(2 / 2)

宗泽立即拍枪笑道:“仲源此言正入吾心,甚有同感啊。”

这次打猎就是一次假公济私的试枪活动,让联邦的军事力量当家人们对这些最近才定型开始量产的新式后膛枪有个最直观的认识。当然,现在离禁卫军全面换装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议院审批的程序还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生产和研制的相关费用,都是在花早先批准的军事武器研发预算资金。

打猎也就只玩了两个多小时,但猎物却是收获颇丰。接下来大佬们回到训练场,观看实验部队的实弹演练,检验新式枪支应用到部队作战中的实际效果。

实弹演练最后在汤怀亲自下场,使用一支暂命名为五六式12毫米口径狙击步枪,连续命中三个位于六百米之外的假人,并穿透假人外套的十二毫米钢板防护层,对假人目标产生了绝对杀伤效果后结束。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新式枪支的演练效果非常好,远远超出了军事大本营成员的期望和想像。毋庸置疑,如果禁卫军全面换装这批枪械,其战斗力和控制力必将大幅度提升,对宋廷禁军的武器优势将再次提升到压倒性的层面。惟一的问题就是,这批新式枪支和弹药的制造成本不低,尤其是狙击步枪和水冷式重型机关枪,听到报价后,见惯大场面的各位大佬都忍不住呲牙。

熊熊篝火燃起来,江烈操起了家伙事为几位老大亲自烧烤今天的猎物,篝火边的人不多,因为这其实是一次高层会议,有资格旁听都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江烈一边弄着烧烤一边说道:“以我的看法,全面换装是必然,但换装的过程不能太急,我认为三年左右是相对合适的。这样联邦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会小很多,而且也不会因为需求压力过大导致急速扩大兵工厂生产力而造成过大的浪费和质量下降。另外一个来说,武器从装备部队到部队熟练掌握新武器,直到拥有较为完整的战斗力,这也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当然,任何武器,不管其试验数据如何优秀,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话,都无法做出最客观的结论。所以,如果新式枪械在装备一两支部队后,能拉到战场上去打两场,那就再理想不过了,东北是个不错的试验场。

在拐回头具体分析一下新式枪族,肯定需要大批量装备的步枪和转轮手枪,其技术正好相对成熟,成本也在我们能承受的范围内。狙击步枪和重机枪的技术相对欠缺一些,成本也高,这两种枪可以少量采购,先配发给试验部队,狙击步枪先只装备给特种部队。至于连发枪,甚至还没有研制成功,那更可以放到以后再说。嗯,这个狙击步枪的枪管真就这么难搞吗?贵的实在有些离谱。”说到狙击枪,江烈也忍不住发了些牢骚。

总后勤装备部的兵器司老大吉青的黑脸庞顿时变成了猪肝,有些尴尬的说道:“报告首长,狙击步枪的枪管要求非常之高,生产废品率高的惊人,目前月产合格品最多只有八支,而报废枪管却有四十多支,还远远达不到流水线作业。材料本身就是才勉强达到要求,加工的技术更是亟待提高。实际上,据我了解,奇峰的特种钢材冶炼和洪福的钢铁加工技术的研发团队在这方面是拥有很强的优势的,应该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难题,但限于各项保密规定和制度上的原因,我们无法向他们透露太多的内容。”

宗泽的脸登时沉了下来,瞪着耶律宁问道:“情况属实吗,为什么不上报?”

耶律宁赶紧回道:“情况确实如此。但在涉及军工科技保密事项上,军情局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他们对于求助民企联合研发是坚决反对的,所以我也就没有上报大本营。”

“混账!军情局的做法并没有错,那是在执行他们的职责,但你不同啊,你和他们的职责不同。你的任务就是领导总后利用有限的资金为部队提供最好的后勤装备支持,这么大的事你就能轻轻放过了?这简直是在犯罪!这个事,你必需向大本营做出深刻检讨。”面对老帅当着这么多人如此直白的批评,耶律宁羞愧不已,立正敬礼大声说道:“是!我会向大本营提交检查,做出深刻检讨。首长批评的对,这件事的处理上,我的确觉悟不高。”这就是禁卫军的作风,一旦遇到原则问题,丁就是丁,卯就是卯,绝对不会有任何含糊,批评和骂娘都是直来直去,安抚和委婉的活那都是政委干的,而且还得是在骂过之后。

宗泽仿佛火气未消,摸了摸脑门说道:“军情局的那两个小兔崽子也不是没有问题,这里面怕是也有不想担责任的原因在里面。嗯,关于这个武器研发的问题,以及其它一些你们遇到的无法自己解决的困难,总后一并整理一份详细的报告上报大本营,我们会尽快讨论给你们答复。”

何灌的脸色也变得非常难看,见到宗泽说完,他补充道:“薛弼,总政要尽快提交一份关于各级部队政治思想建设的调查报告给大本营,看看有没有人浮于事,推诿责任的苗头出现。这个任务要上升到关系全军战斗力保证的高度来抓,才两年多没打仗而已,我倒要看看,有哪些猴崽子的皮又痒了。”

李纲不是第一次领教禁卫军这种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每次见到这种情景都会让他感觉底气更足,这样认真严格,一丝不苟训练出的钢铁军队才是联邦强盛的基石啊。但问题是他的心思不在这,都在盘算经济的得失,作为联邦总理,进入军事大本营担任副帅,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权衡黄油和大炮的资源分配。

一封加急绝密情报送达,提前结束了这次野炊。东北要出大事,金帝吴乞买怕是要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