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相下野(1 / 2)

 大定八年八月初九,张邦昌上表乞骸骨,帝却之,如是者三,帝终许,赐张邦昌进太傅位致仕,恩旨邦昌留京养老,不须归籍。

张邦昌退的从容,退的毫不拖泥带水,算是把另外三个难兄难弟彻底推到了火上去玩烧烤。几乎整个宋廷权力圈打晃的人都得到了消息,张家的家产正在进行清仓大甩卖,张家的一帮老少除了张邦昌和他老伴以及留在身边伺候的大儿子、大儿媳,其他至亲全都拿到了去宋联美洲大区的移民签证,甚至船期就排在下月初。

这个事很明显有宋联积极运作的因素在里面,张家能举家移民美洲,其政治影响和宣传意义非同小可。为移民美洲造势的宣传意义就不说了,这件事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尤为特殊,一方面再次证明了在宋廷目前的政治体制下,没有谁的生命财产是绝对安全的,另一方面,从侧面反应了宋廷的态度,只要识时务,宋廷不会对原有官僚、士大夫阶层赶尽杀绝的。

但张浚的猛烈炮火似乎在这一场宋廷极力想控制在温和状态下的权力洗牌中,掺入了些许异样的味道。事实上,连赵佶事先都不知道张浚会炮轰四相,看来是暗中有势力欲借着这次高层洗牌的机会,行浑水摸鱼之事。

蔡大官并不是蠢货,别看他在朝堂之上像个无赖一样的撒泼,当他听到张浚弹劾的奏章中他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完了。在朝堂之上破口大骂,无非是心态失衡大骂几句发泄一下胸中不快,也同时给自己的政治生涯画上一个堪称前无古人的句号,以后就老老实实的单做赵佶的酒肉哥们,没机会再在权力圈里混了。

寥寥几字的请辞表递上去后,蔡大官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自己的情圣兄弟,他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一切又是这个貌似疯癫的五弟做的幕后推手。蔡大官啊,蔡大官,若是你平时脑子的灵醒劲都用到正地方,何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啊?他猜的一点不错,这一切就是蔡鞗一手导演的。茂德和江烈在大名弄出来的风流事瞒得了宋廷辖地的普通民众,如何能瞒得了蔡鞗?跌入爱情漩涡不能自拔的人,其心理状态没人猜得透,也不需要去猜。当江烈在大名一边和赵福金旖旎一边信手在大宋南北棋盘上落子之时,蔡鞗也开始了行动。

宋廷军事力量一劈两半的局面已经不可挽回,实际上这也有蔡鞗有意放任赵构坐大的因素在里面,剩下的一半军力更或者是一大半军力,现在需要加强控制了,自己的废物老哥已经完全堕落成了一个吃才,到了不得不放弃的时候。让大哥把屁股挪开后,最有资格和能力,也最符合蔡鞗意愿登上兵相宝座的人选无疑就是张叔夜。张叔夜是个坚定的保守派,但保守不代表他就腐朽,不代表他的一切努力是为了维护那些贪婪的士大夫阶层的利益,相反,这是一个人格极其高尚的人,是个坚守君君臣臣之道,坚决维护大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国本模式的人。这样的一个人,在现在的社会大潮流下,让他去治国,那是胡搞,让他去治军,正是适逢其会。不管怎么说,只要把他扶上台,蔡鞗又给宋联南下一统江山增加了一大难题。

李邦彦的事情就更好解释了,这个鸟人除了严重憎恨,更确切的说是惧怕宋联之外,更有全面倒向赵构的倾向,踢掉了基本保持中立的张邦昌后,怎么可以让这个家伙捡了便宜,当然是一起踢掉,多腾出一个位置反倒更好。接下来就是把吴敏给推上首相的宝座,绝对不能让秦桧钻了空子,可以让秦桧升任次相,而自己拿到中书侍郎的帽子。做到这样,其它的就不太重要了。为什么一定要拿到中书侍郎呢,那是因为次相是兼领中书省的,蔡鞗任了中书侍郎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牵制秦桧。(解释一下,简单的说,元丰官制中,中书省负责制定政策并主掌大部分行政权力,而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提交的政令内容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奏章,尚书省则是负责执行。)

蔡鞗的暗中施为,猛然发力,很是搅动了许多人的神经,甚至也给宋联的谋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各方势力骤然紧张起来,快速的研判着局势得失,考虑着该如何出手。可偏偏在这个时候,赵佶挂出了免战牌,即把李邦彦等三人的请辞表以及御史台的弹劾折子留中不法,又把各方举荐新人的折子也一并留中,朝堂之上半句不提,回了宫是一人不见。

当然,一人不见指的是跑官游说的,其它感兴趣的还是要见的。自己的宝贝闺女回来了,还在大名荒唐胡闹了一把,说赵佶一点不担心不挂念,那是扯淡。没有诏茂德觐见,自己就颠颠跑了过去,不但他去了,连近年一向潜心修道的圣人娘娘居然也主动提出一起前去看望茂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