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歌 作者:结罗 (宛路同人)(1 / 2)

山河赋 明月晓轩 15760 字 2019-11-08

 那天天上的月亮是凄凉的圆,蓝得有点苍白的颜色。天上的云团卷聚散,如莲花开合聚灭。

明月照千里,现在正是京师桃花开谢,皎原之上必定间间别业长歌不昧,红烛之下舞低杨柳楼心月,灯花明灭里歌尽桃花扇底风。

那人也是吧?此时恐怕正和亲王的独子谈笑风生。

也是这样的月下,那人拿着月白的扇子掬了轻落的桃花,回眸间清朗丰神,他就失了神魂,从此只愿和那人白头偕老生死契阔。

然后,他痴心万千终究敌不过富贵荣华,换来那人杀妻灭子,只为保自己亲王之媳的名位。于是,他堂堂二位高官怀抱重伤濒死的女儿,连夜奔逃向敌国。

感觉着怀里娇儿越来越冰凉的身体,一声声模糊的呼唤在风声里淡去,宛明期紧紧的环住怀里的娇儿,心底凄惶却一点点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名为麻木的灰烬。

泪早在知晓那人负心薄情的时候流干,宛明期本以为自己会为那人流一生的泪水,现在却连想哭的意念都没有了。

身后玉珑关渐渐在月色里迷蒙而去,再往前,就是南平的国界。

只要跨越这条界线,从此他不再说苏台高官,而是安靖的叛臣,南平的降将,他一生兢兢业业功名全毁在一旦。

可是,那又如何?宛明期忽然勒马,面前一片初生的青草,柔绿的刚刚覆盖住地面,他深吸一口气,身边跟随他奔逃而来的几个部将也停在他身后,刚才还狂乱的蹄声骤然寂静,天地之间立显苍茫。

只回头看了一眼玉珑,爱怜的低头拂去黏在爱女额上的乱发,再抬头时,半点凄惶也无,宛明期一抖缰绳,低喝一声,“走!”

从今日起,他宛明期不再是苏台之臣,也不再是——那人的妻!

奔入南平国境,在看到远处边关的时候,天正蒙蒙亮,巍峨城关在青灰色的天空之中显得无比壮阔。来到城下,宛明期看了看怀里的女儿,再看看天色,叹息一声。

现在城门关锁,要开城门非要等五更梆响,现在才四更天,天色还早。

吩咐几个连夜奔波的部将啃点干粮,他抱起爱女,拿起水壶,向护城河走去,希望能获得一点干净的水。

把女儿放在草地上,打开已经被鲜血浸透的绷带,看着小小孩子腹上一剑,宛明期的手不禁颤抖。杀他也就罢了,这是她的女儿,她怀胎十月受尽分娩之苦才生下来的娇儿,她怎么忍心!

取了水,洗干净女儿身上的血污,小心的抖上金创药,小小的孩子迷糊的张开了眼睛,看到面前的父亲,立刻贴了过去,白皙指头弱弱的抓住了他的袖子,“爹亲……”

听着孩儿一声娇弱的呼唤,宛明期说不出话来,只是拍拍她的头,熟练的把伤口包好,重新把孩子抱在怀里,汲满了水,他刚要走,忽然听到了琵琶的声音。

琵琶声苍越清劲,一曲奏罢,天地间犹带回响。

弦底风歌三千里,分破边关万籁秋。

无端的想起这句诗,宛明期下意识的向声音来源处看去,看到少年如玉。

清俊少年斜坐马上,怀抱琵琶,眉宇飞扬间自有洒脱。

那是苏台柔婉男子一辈子都不能拥有的,属于自信潇洒的气度。

于是,他邂逅了他。

在宛明期最凄惨狼狈的时候,他遇到了路臻。

南平王朝第四皇子南平北方四郡总都督。

到死,他都记得,那清俊少年微笑着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

修长的手执壶,在琉璃杯里注满美酒,他轻笑。

“我在想什么?我想起来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的样子了。现在想起来,还真是……十足的欠揍啊,你要知道,当时落魄的我看到过得幸福无比的家伙都很想抡拳头。”说到这里,已经被岁月洗刷而过却依然俊美的容颜上滑过一丝轻笑,宛明期悠闲的看着对面的男人,斑白发丝被风吹动,微舞。

举杯,悠然而尽,轻笑。

“……原来,已经三十年了啊……”

将进酒杯莫停,悠悠岁月使人老。

金冠束发、四爪蟒衣玉带束身,以未及弱冠之龄领南平边关四郡的少年皇子站在城楼之上,远眺对面隐约在群山之中的玉珑关。

“明期,你看,从那座山开始,再过去就是安靖了。”

站在他身后,宛明期没有说话;他不知道面前这少年在想些什么。

听说他是投奔南平而来,他也没说什么,只是淡淡笑笑,让他留下,派了最好的医生给他的女儿,然后就绝口不提他的来意如何,这几日整日里拉着他弹琴作对,仿佛当他是王府里的清客。

今日一早,路臻又拖了宛明期爬到城墙上来,难得一身正装的少年背负双手,凝视着犹被雾气迷蒙包裹的平原高山。

路臻自顾自的说道,“你看,多奇妙的事情,一块界碑、一座高山,就分开了两个国家,在我的国家,男子为尊,在你的国家,女子为尊,是不是很奇妙呢?”

“殿下,古人云十里不同俗,大抵就是指的这样。”

路臻点头,“嗯……”沉吟一下,他转头,清俊容颜在风里徐缓绽开微笑,柔长黑亮发丝从颊上滑过。“古人也云,橘生北为橘,生南而为枳,不知道明期将军要在我南平生而为什么呢?”

宛明期看着面前笑得云淡风清的少年,挑眉,“殿下希望宛生而为何?”

轻笑,修长指头捻住空中舞动黑发,漆黑瞳孔凝向宛明期来时的方向,形状优美的嘴唇轻挑,“那,明期,为路臻生而为绝代将才吧。”

然后,手指,那少年眼中是不容违抗的尊贵高傲,“我要玉珑。”

那瞬间,仿佛被他漆黑润泽的瞳孔吸引一般,宛明期顿了一下,随即退后,向面前的少年低头。

“宛定不负殿下希望。”如果这是路臻要求忠诚的代价,他付。

从怀抱爱女奔逃的那一刻,他再没有了退路。

来去往返,不过命耳!

宛明期曾是鹤舞守将,熟知玉珑关一切布防等等,兼且苏台并不知他的二位高官居然奔入南平,结果,宛明期顺利攻下了玉珑!

南平士兵由玉珑而入,长驱直入,肆虐抢掠一番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重又带着大批抢夺来的辎重出关,简直视鹤舞大军于无物,把鹤舞当成自家大门来去自若。

这也就罢了,在南平大军撤走的城门上,一只标着宛字的大期招摇飘荡,明明白白告诉苏台到底是谁策划的此次事件,才真正当着天下人的面狠狠掴了苏台皇族一耳光!

结果,皇帝震怒,鹤舞郡守统统贬为平民永不叙用,不过好在皇帝还没气到要在元气大伤的情况下进攻南平,驳了正亲王的奏章,算是苏台打落牙齿和血咽。

正当苏台上下为南平叩关焦头烂额的时候,两个始作俑者却犹有闲闲的走在上京路上,一派闲散风流。

南平幅员辽阔,新春望去,一片无边绿幕上星星点点洒着珍珠也似的羊群,苍蓝天边,高山隐约巍峨,看上去说不出的开阔疏朗。

风里隐约有嘹亮苍远的歌声,伴随着牧羊犬响亮的吠声,分外有趣。

坐在宽敞的马车里,路臻膝头横放着一把琵琶,漂亮的柔长黑发束在肩头,单手拖着腮,看对面的男人斟茶。

修长的指头隔着淡淡烟雾看去有那么一丝恬淡的味道,片刻之后,一杯茶放在了路臻面前,“殿下,请。”

喝了一小口,路臻展颜,“我该说,实在是抢来的茶味道就是好吗?”

“殿下为何不派兵驻守玉珑?”没理会路臻说不上什么味道的喟叹,宛明期看着对面的少年轻声问道。

“嗯……”路臻想了想,侧头,“现在即便南平占了玉珑,也是能占不能治。”说完,少年扬手,推开车窗,略带青草潮气的风涌了进来。

“本代皇帝不是昏君,我治玉珑首先缺了人和,此外,玉珑对南平易守难攻,对苏台却不见得,我又失了地利,最后,你看,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我南平无论风化人文都不及苏台,新帝登基犹要部落会盟承认,国内大部分只听部落酋长之令而不知皇帝,无律令而以宗法行天下,我又哪里来天时?”说完,少年对他露出了一个清撤的笑容,“明期,再给我倒杯茶吧。”

“……那……殿下为何要破玉珑?”

出乎意料,路臻没有说话,他瞪着一双漂亮的眼睛望了一会儿蓬顶,才慢悠悠的开口,“……你也知道的……春天到了嘛……什么都需要啊……然后就……”

果然,破玉珑是缺钱。

“殿下不怕我反间?”

路臻沉默了一下,修长的指头理着漆黑的头发,然后开口,“……如果你反间,我来日必要苏台付出同样的代价,即便你遁到黄泉之下也要诛杀。”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不过,你的女儿会以我女儿的身份长大。”

宛明期楞了一下,呆呆的执壶呆住;这时完全出乎他意料的答案。

路臻却笑了起来,“又不关她事,对吧?”

说完,修长指头一个轻勾,膝上琵琶脆响轻越,路臻又对他微笑了一下,“终有一日,我要南平也是锦绣山河。”他很清淡的说着,漂亮笔直的眼睛凝视着对面的男人,慎重而飞扬。“你看,我南平有天地间最广阔的土地,明期,难道不想在这片天下奔驰吗?”

面对那双毫无瑕疵的漆黑眼睛,那瞬间,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破开,对那负心人朝朝暮暮不得解脱的疼淡了,不再每时每刻如火烧灼。

路臻看着他微笑,伸手,拍拍他的肩膀,“你自由了。”

那瞬间,宛明期无话可说。

回到京师,论功行赏,宛明期在南平朝臣猜疑莫定的眼神里坦然上朝,被封为都明院左详稳,行殿前检军事,同年十月,路臻满十八岁,被封为陈王。

第二年五月,宛明期率骑兵八千大破羟族五万大军,追击千里,将南平大患羟族彻底赶入南漠,斩敌万余,战功赫赫,威振南平。同年十二月,北出边关,破苏台边境四郡,满载而回。第三年元月,以战功封靖平候。

同年,年满二十岁的路臻遵从南平立嫡立幼之传统,以大妃所出最幼子而立为太子,督北方七州三十一郡军政,宛明期受封太子院别当,领正二位,从路臻治北。

时年,宛明期二十五岁,是为南平历史上除皇族之外最年轻的二位高官。

宛明期虽然位列二位高官,也确实在二位官的位置上显示出了自己天生的军事政治才华,身后还有太子路臻撑腰,但是因为他是苏台叛臣而蔑视他的人并不因此而减少。

当朝宰相就曾当着皇帝和路臻的面,大骂才人无行,至于惯常辱骂更是常见,宛明期却也一副不甚在意的样子,只是当侮辱他的人栽在他手里的时候不动声色的处置了,日子一长,再加上路臻摆明了态度“怎么着,我就护着你能如何?”的态度,私底下留言更沸腾,面子上的礼数却好歹周到了一些。

在宛明期奔走到南平的第三年,愤怒的安靖皇帝再无法忍受那个叛臣在南平招摇得意,出兵鹤飞、燕回,异军突起,过天朗山脉,直取萧关!

安靖和南平之间以天朗山脉为自然界线,从玉珑关到萧关之间约四百余里,双方都宣称这片土地是自己的领土,但是此地之居民却谁也不承认,只以自己部落的意见为意见,迁徙游牧。

当苏台大军攻入南平的时候,路臻正好离开萧关,秘密与边境十余民族会盟。

听说苏台侵袭南平,随从们都劝他立刻回去,他却一付不在乎的表情。

已经成长为一个青年的南平太子在听闻消息的时候,正好是与边境十三部落达成同盟的庆祝会上,听到跪在下席的侍从慌张禀报,南平太子笑了起来。

拍手,示意暂停的歌舞继续,看看周围一片哑然的乐工,路臻潇洒一笑,取了旁边歌妓怀里的琵琶,微笑,“大家看来都被臻搅了雅兴,那臻就献丑一曲,为大家助兴。”

看着南平太子丝毫不以萧关有敌而为意,上座的酋长们面面相觑,小心翼翼的问道,“殿下……您不在意吗?”

“萧关有宛明期在,只怕苏台这千军万马就要折腰在萧关之下,吾等就在此欢饮等待捷报,如何?”说到这里,潇洒俊朗的南平太子五指齐划,一声轻越激响里,他朗朗而笑,“诸位稍安勿燥,不出十日,臻还要依仗各位呢。”说完,修长指头一翻,金铁之声从指下弦里寂寂流淌而出。

当时,最年长的部落酋长看着首座俊朗无双的男子,摸摸胡子,点了点头。

安靖大军一直视三年前玉珑失守为奇耻大辱,这次前来,全军上下无不抱着一雪前耻的共识,结果,在南平国内迎接他们的,却是另一场不逊于玉珑破关的大败。

宛明期以萧关为饵,诱安靖大军进入毫不熟悉的南平国内,与安靖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使苏台大军不知所措,绵延四百里,又把补给拉得太长,一路上宛明期身先士卒,率精锐小股骑兵迂回游击,渐渐把苏台军诱入深处,在到达萧关的时候,刚刚与萧关守军开战,路臻所率领的游牧部落军队忽然从后方侵扰而上,断粮路、截补给,数十万大军立刻被困在萧关之前,进不得退不动!

就在全军背水一战之际,宛明期却坚守城池,又派人于苏台军中水源投毒,霎时间,本来高歌出玉珑的苏台军兵败如山倒,留下了数万具惨死在南平国境中的尸体,奔逃回玉珑。

经此一役,苏台元气大伤,再不敢轻言犯关,而南平获此大胜,举国欢庆,皇帝龙颜大悦下旨实授宛明期从一位,仍领原缺,至于太子,下旨褒奖,特明北方事无巨细都要先通禀太子。

正当领了旨意的钦差浩浩荡荡离开京师前往萧关的时候,南平国内一向被誉为最潇洒淡定的皇太子,正连滚带爬的冲进萧关的帅府,一身的污泥狼狈看得躺在床上的那人都不禁笑了起来。

宛明期在率军追杀的时候,不慎被流箭所伤,听到他受伤,路臻就立刻马不停蹄的赶回来,跌进房间,看到坐在床上的白衣男子悠悠闲闲的捧着一碗药汁喝着,路臻翻了翻白眼,无力的坐倒在地面。

“殿下!”四周的人赶紧去扶,路臻挥挥手,让他们都退下,片刻之间,房间里只有坐在床上喝药汁的宛明期和摊在地上喘粗气的路臻。

看他摊在地上,眉毛拧了拧,宛明期口气略带严厉,“殿下,地下湿冷,请殿下上座。”真是,好歹也是过二十岁的人了,怎么还不懂保养自己?

看到宛明期无事,路臻一颗心放下,模糊的撑起一个笑脸,“明期……”

“嗯?”地上舒服到他不愿意起来吗?宛明期拧起眉毛,掀开被子打算把他抓起来,刚要动作,耳边传来了低低的笑声。

那个有着漆黑眼睛的青年看着他,微笑,“……真好,”说完,大抵是太累了,路臻身子一歪就栽到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