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入阵(二十)(2 / 2)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凡是武人都有争强好胜之心不肯服人。

可这时候秦叔宝嘴上不说,心里已经承认,单以招数比拼而论,自己已经败给了徐乐。

要知道徐乐这种打法虽然厉害,但是疆场上并不多见。

除了乱军鏖兵那种环境没有条件施展这种手段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打法对于施展者的要求太高。

要想达到效果,首先得保证自己的技艺处于绝对的优势,否则就是找死。

看似稳操胜券的局面,其实万丈高空走悬索差不多,稍微一个应变不及或是疏忽,马上就会有性命危险。

秦琼对于自家的枪法技艺素来自信,毕竟能将这么一条大铁枪舞得灵动似蛟龙的人,整个天下也找不出几个。

可是今日却被徐乐一路槊法牢牢压住,满身手段根本放不出来,那份挫败感加上有力使不出的愤怒夹杂一处,纵然是修行有成的大德也压不住,何况是秦叔宝这么个武人!呼喝声越来越响,大枪也越舞越急。

怒龙发现自己误入漩涡,便拼命挣扎,想要靠着一身蛮力从这致命陷阱中挣脱出来。

既然斗技注定不敌,那么就得回归到斗力上。

哪怕角力败北,也好过被这种打法活生生把人磨死。

秦琼打定主意,把枪舞得如同纺车。

两人厮杀,兵器碰撞在所难免,哪怕是徐乐这种战法,大槊和铁枪总归也是要有撞击。

秦琼的希望就在于借助这种撞击,摆脱徐乐的纠缠。

然则徐乐又哪会让他如愿?

若是揭开徐乐面覆朝他脸上看去,便能看到那一脸充满阳光的笑容。

好对手,好男儿!秦琼从一开始表现出来的豪爽大气,就让徐乐从心底认可,交锋时展现出的武艺以及脾性,也对极了徐乐胃口。

既不是一个莽撞粗野的匹夫,也不是优柔寡寡断缺乏血性的软蛋。

这种脾性的武人,放眼天下也没有几个。

更别说对方还是顶尖武将,一身本领之前纵然不敌宇文承基那种豪杰,也相去不远。

我汉家的好汉,已经死得太多了!徐乐心中暗自感慨,他很清楚,这个乱世没那么容易终结,即便是让天下由乱入治,北方还有个凶狠的邻居等在那里。

不管最后谁当皇帝,要想维护汉家江山,要想避免五胡之乱再起,都得和突厥那位金狼汗阿史那做过一场。

以突厥人的性格以及生存环境来说,不来一顿狠的把他们打服,这帮人怕是也没办法和汉人政权和睦相处。

用人的地方在后面,不能再让豪杰死于内耗之中。

固然打仗避免不了死人,但这也是不是武人滥杀的理由。

尤其是人品、武艺出色的好汉子,就更应该尽力保全,能保一个是一个。

像秦琼这样的好汉子,能够招降就还是要招降,而不是只想着杀死。

徐乐也知道,自己这多少有点一厢情愿,瓦岗五虎义气深重,绿林军之所以能够成事,也正是靠着这种堪比手足的亲厚关系。

这个团体的人最鄙夷的就是背主投敌之徒,要想招抚这么一群人,其实比打杀他们难度大多了。

可就是因为难做便不做了?

若是如此畏难,自己还有什么面目立于天地间称大丈夫?

越是难越要迎难而上,翟让能做到的事,自己凭什么做不到!能收服李君羡,就也能收服秦叔宝!既然这帮人最敬重武艺高强的好汉,那么自己就先从武艺上折服他们再说。

虽说秦琼胯下马掌中枪神勇绝伦,但是在徐乐看来,他的武艺比起宇文承基还是略有不及。

哪怕这位秦叔宝是万中无一的武道天才,老天又给了他一个令所有武人都羡慕的身板和气力,可是距离承基这种虎将还是有一定差距。

自己当日江都一战,赢得多少有点侥幸。

如果不是突然出现意外,自己和承基的本事其实不好说谁一定胜过谁。

不过不管怎么说,自己和承基的修为总归是伯仲之间,自然是要强过秦琼。

当然高手交战胜负只在一线,修为并不是决定一切的。

如果有什么变故发生,也存在阴沟翻船的可能。

不过徐乐有这个自信,自己绝不会犯那种错误阴沟翻船。

现在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让对手输的心服口服!看得出来,秦琼最为自傲的并非气力,而是枪技。

那么我就从技法上胜过你,且不是小胜而是大胜,让你秦琼知道,天下总归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想要摆弄我的槊,哪有那么容易!当日江都大战时宇文承基得槊法变化让自己都见猎心喜。

据李君羡所言,他大战瓦岗五虎时因为是处处被人算计,所以根本施展不出本事,就进入混战环节,全是靠着气力和基本手段对拼。

今天就让自己代替承基,让你们看看什么叫高明的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