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殉道者(1 / 2)

 此间事了,江弦这才来得及和身边这位大哥打声招呼。</p>

“这位同志是?”</p>

“你好,我叫王卫国。”</p>

“卫国同志,我是江弦。”</p>

“你就是江弦?”王卫国一阵意外,“你的作品我全都看过,爱不释手。”</p>

“谢谢、谢谢。”</p>

江弦没听说过什么王卫国,很客气的从怀里掏出支烟递去,“卫国同志,是来《当代》改作品?”</p>

“侥幸过了篇稿子。”</p>

“叫什么名字?发表以后我拜读拜读。”</p>

“拜读不敢,拙作一篇,叫‘惊心动魄的一幕’。”</p>

“嗯?”江弦耳朵一动,很快抬起头,看向这个圆盘脸的陕北汉子、文坛的亡命之徒、中国文学的殉道者、大地的儿子、牛马般的写作、自杀式的勤奋、黄土高原上孤独而隐忍的硬汉——</p>

路遥。</p>

......</p>

另一边,王扶捧着稿子回到办公室,戴上老花镜,捧着切糕一样厚的稿子。</p>

一行行往下扫。</p>

“芙蓉镇?”</p>

与原作不同的是,江弦在修改中,弱化了《芙蓉镇》中他极讨厌的时事风云,转而加强对无耻人性扭曲的痛陈批驳,添加的角色“窦宝莹”正是充当这样的作用。</p>

《芙蓉镇》写了整整19万字,王扶花了差不多8个小时才读完。</p>

这算是慢的,找出好稿子是编辑的工作,所以老编辑们都掌握着一定的阅读技巧。</p>

王扶平时阅稿有个习惯,就是用一根笔的笔尖,引着自己往下读,这样能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并提升阅读速度。</p>

但在阅读江弦这篇《芙蓉镇》的时候,王扶完全不需要这样的辅助,她深深被其中每个字所吸引,整个人都沉浸于故事当中。</p>

“还好从《当代》抢回来了!”</p>

王扶一阵后怕,她险些就因为刘茵的掺和,错过一篇绝佳的稿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