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嫂子不在家?(1 / 2)

 “手上的笔茧越来越厚了。”</p>

提笔辛勤耕耘几日,江弦手指上也留下了劳动的印记。</p>

说到笔茧,得提一嘴王濛,他在没有电脑的时代,写作了大半辈子,手指上的茧都像黄豆一样隆起来了。</p>

早上起来,江弦又把手稿检查一遍。</p>

写完了,但孤芳自赏没钱赚的。</p>

关于投稿的事,可以去请教下赵振开。</p>

之前就说过,他跟赵振开真的很熟,互相都哥们那种,插队那会儿混地下文学圈就认识了。</p>

将新鲜出炉的《棋王》揣进挎包,骑着二八车左拐右拐出门,从西南园胡同出发,沿着琉璃厂西街,往前门骑。</p>

沿路有冰棍儿、雪花酪、绿豆汤...还看着些提冰核儿篮子卖的。</p>

冰核儿就是冰块运输时候掉地上的碎渣,三里河、珠市口都有冰窖,冰用板车运输,半路容易掉渣,被些小孩捡来,要么吃了,要么放篮子里卖,马季小时候就干过这活。</p>

不过也有使坏的,自个儿使砖块砸,然后“俺寻思这也没人要啊,就拾嘞。”</p>

前门后头有条胡同叫西打磨厂。</p>

江弦把自行车往胡同墙上一靠,侧着身子往堆满自行车的大门过道里挤。</p>

“走六小时寂寞长途</p>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p>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p>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p>

......”</p>

院儿里隐约传出诗歌的朗诵声,江弦听出是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被称作雨巷诗人,在解放后,因为些原因,他与查良铮、陈敬容、郑敏...都曾停止创作,改行从事文学翻译,其所翻译的西方诗歌,在特殊时期曾于地下文学界广泛流传、抄写。</p>

“再念一首吧,陈皑鸽。”</p>

“念什么?”</p>

“念一首我家老爷子的《我爱这土地》...”</p>

江弦循着吵吵嚷嚷的声音,躲着墙上贴的煤饼子往里走。</p>

“江弦?”</p>

正在屋外棚下急火油烟炒菜的赵振开注意到他,标志性的苦瓜脸上挤出抹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