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算法构想?只是一个构想吗?不是研究报告、成果报告?”</p>
“我还是想听偏差评估体系的讲解,那一部分理解有点难。”</p>
“张硕不是说了?论文上都有,自己去理解就好了,理解不了就慢慢去理解……”</p>
“讲构想也挺好的,报告本来就没什么意思,如果他的构想很新颖,也许能带来什么灵感也说不定。”</p>
前面几排的专家学者们,对于张硕要讲算法构想没什么异议,反倒是非常的感兴趣。</p>
就像张硕的解释,算法论文已经发表了,内容都在上面,慢慢去理解就可以了,讲其中的内容又什么意义呢?</p>
会议邀请张硕来做报告,是表示对于研究的肯定,不是一定要去让他去讲自己的论文。</p>
报告对内容是没有规定的。</p>
台下议论纷纷。</p>
张硕的表现却很淡然。</p>
他一直等到议论声平息下来,才转过身擦掉了白板上的内容,随后在上面画了很多圆点。</p>
然后,在圆点之间不断的进行连线。</p>
一条又一条的连线组成了非常复杂的网格,很快就已经看不清楚了。</p>
张硕侧身展示了一下白板上的内容,“这就是复杂网络。”</p>
“伴随着对象的增加,网络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复杂程度是呈现指数级上升的。”</p>
“偏差评估就是这样。”</p>
他走回了讲台,认真道,“要分析的参数越多,逻辑关系就会越复杂,其算法复杂程度是以指数型上升的。”</p>
“而每一个逻辑关系,都需要仔细的分析研究才能确定下来。”</p>
“所以,想要对于大型粒子对撞实验进行分析,单纯依靠偏差评估,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p>
所有人都认真起来。</p>
当张硕说起要讲一个算法构想的时候,有的人还有些不在意,因为他没有说具体是什么样的算法,而现在谈到了具体内容,显然就是针对大型粒子对撞实验的数据模拟偏差。</p>
现在好几个高能物理机构,都在研究大型实验的数据模拟偏差分析算法。</p>
他们碰到了同样的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