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书榜加更)(2 / 2)

北宋官家 月麒麟 0 字 9个月前

这段时间,赵祯抽时间将记忆力和内宫相关的一切都理了一遍,其中有两个代表性事件,非常能够说明状况。</p>

第一件事,是庆历八年的仁宗皇帝遇刺事件。</p>

偌大的一个皇城,区区四人,如入无人之境,竟能从崇政殿,一路杀到皇帝的寝宫。</p>

以致于,最后需要曹皇后指挥殿内侍奉的宦官宫女抵抗,才能戡平祸乱。</p>

单此一事,便可让赵祯失去对宋朝所谓森严宫禁的信任。</p>

与此同时,和防备松懈到几个人就可以持剑威胁皇帝人身安全相对比的,则是嘉佑五年,仁宗的亲生女儿福康公主,因在婆家被辱,夜叩宫门,仁宗下令开门,却因违背典制,而引发了轩然大波。</p>

这两件事的具体状况是何,暂且不谈,但在赵祯看来,二者都共同说明了一个状况。</p>

那就是,作为皇帝,至少是历史上的仁宗皇帝,对于他自己居住的这座皇城,并没有绝对的控制力。</p>

所谓森严的宫禁宿卫制度,只是在用不着的时候森严,真正用得着的时候,半点作用都起不到。</p>

这种筛子一样的内宫,绝不是赵祯能够容忍的。</p>

因此,他需要一个新的内宫秩序,一个完全以皇帝的意志,也仅仅只以皇帝的意志为中心的秩序。</p>

除了皇帝之外,不论是皇后,妃嫔,还是太妃,太后,对这座宫城,都不能再有控制的权力……尤其是宰执大臣,伸手砍手,伸脚断脚,绝无一丝容情的余地。</p>

当然,这并不容易。</p>

且不说现在这座皇宫的实际掌控者是刘娥,不是赵祯这个小官家,就算是等他亲政了,想要达到这个目的,也会遇到诸多困难。</p>

这其中涉及到所谓的祖宗之法,内宫制度,前代惯例,还有宰执大臣和许多既得利益者。</p>

也正因如此,赵祯才必须要从无到有,培养完全属于自己的亲信内宦……这不仅仅是在给自己找可用之人,也是在为亲政后的改革做铺垫。</p>

刘娥如今手底下的这些人,他们本身就是旧体系的受益者,想要靠他们打破体系,是不可能的。</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