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说,就是对手支持的我一定反对,对手反对的我一定支持,政见之争变成了人身攻击。</p>
党派之间相互倾轧,空耗国力不说,一党获胜之后,必会对另一党大肆报复。</p>
不仅要将其人远谪穷山恶水,更要将对方立下的大政方针全盘推翻。</p>
更可怕的是,这种党争在宋朝竟然是堂而皇之的,甚至还有人喊出了所谓‘君子党’的口号。</p>
有宋一代,结党众多,但是只有一党的领头官员政治斗争失败时,结党才会成为罪名,进而使其中所有的官员尽皆获罪。</p>
整个官场风气如此,即便是有为国办事之人,也必会被迫卷入党争的漩涡当中,再难挣脱。</p>
所以这段时间赵祯再三考虑之后,觉得想要收拾大宋这一团乱麻,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党争!</p>
当然,这个问题对于历朝历代来说,都是一个痼疾,想要彻底解决基本不可能。</p>
赵祯也没奢望过,能够没有党派之争,但是至少,这种争斗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p>
事实上,这才是他选择那寇准一案当借口的原因所在。</p>
这桩案子,就是一次典型的党派之争!</p>
当然,唯一值得让人庆幸的是,从这件案子来看,如今党争的烈度还仅止于对政敌的打压上。</p>
但是,如果放任不理的话,要不了多久,就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p>
刘娥抬起头,再一次仔细的打量着面前的赵祯。</p>
尽管她已经有所察觉,自己这个儿子并非平庸之辈,但是,刚刚的这番话,仍旧让她觉得十分意外。</p>
这般年纪,却能够有如此的见地。</p>
即便是刘娥也不得不承认,眼下的赵祯,已经不是一个孩子那么简单了。</p>
就单凭这番话,便足以让她将赵祯当做一个成年人看待了。</p>
于是,稍一思索,刘娥并没有直接回答赵祯的话,而是转身对着旁边的侍者吩咐了几句。</p>
片刻之后,殿中多了一方案几,其上有清茶两盏,笔墨两副。</p>
案几两侧,刘娥和赵祯相对跪坐。</p>
柔和的烛光下,隐隐约约有两道影子不断拉长。</p>
这是一个标准的奏对格局,也代表着刘娥认可了赵祯,认为他有和自己谈论朝政的资格!</p>
“官家之意,我已知晓。”</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