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生带着周和一路疾行,直到出了城门,方才慢了下来。周和本来有许多话要问,此时却不敢多说,只是跟随在胡长生身后,亦步亦趋。
两人一道一俗,本来看起来就颇为醒目,路人频频注目。再加上胡长生一直默不作声,只是埋头赶路,这种诡异的气氛弄得周和格外难受。几次想要开口说话,却又忍了下来,心中想道:“旁人看得几眼,师傅不肯说话,这都算不了什么。若这只是师傅的一个考验,我一开口,岂不显得我毛躁了?要是师傅一恼,把我赶回府去,那真是天大的笑话了。”
周和这好胜之心一起,硬是咬着牙不说话。直到约莫午时已过,路上行人渐少,胡长生才往路边亭中走去。
十里为长亭,五里为短亭,这亭子本来就是供路人歇息、躲避风雨的。此时亭中还有数人在休息,见得胡长生两人进来,也不说话。
周和躲在胡长生身后,见得亭中虽然只有四人,却是几乎将整个亭都占去了。一人虬髯环目,面相凶恶,箕踞于亭正中,衣襟摊开,上面放着几块半黄不黑的面饼,还有几块完全是黑乎乎的疙瘩,应该是咸菜吧。
紧靠着这人的,是位老人。当然和胡长生这种面相一比,一下子就被比下去了。那老人脸上的皱纹,真如刀砍斧凿一般,宛如沟壑。看起来竟然像是面孔被分割成了几个部分,一眼看去,记不清这人面貌,倒是只记得皱纹了。
那老人看起来像是那大汉的长辈,此时正一腿伸直,一腿弯曲地坐在地上,从那大汉的衣襟上抓面饼来吃。另一只手上,还拿着个葫芦,里面应该装的是清水,不时地喝上一口。
这两个人虽然只是坐在中间,但是剩下的两个人,都离得远远的。一人身穿白麻布袍,看起来像是读书人的样子,就是皮肤有些黑。他靠在亭柱上,看似闭目养神的样子,不过周和总感觉这人的眼睛是眯着的,正偷偷打量这边。
还有一人,看穿着应该是小商人,但是却穿着麻衣,显然是很节俭的。他手中抱着一个大包袱,既不吃东西喝水,也不安安稳稳地坐着休息,而是一副警惕万分的样子,仿佛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就要跳起来跑开。
周和一看这四人的样子,就有点不想进去了,他总觉得这四人间有些莫名的联系。如果是在城市里面,他倒不怕什么,只是现在离城渐远,路上的人越来越少。要是出点什么事,虽然有师傅在,但是万一照顾不到自己,又该如何是好?
只是略一犹豫,胡长生已经昂首直入,在亭子边缘位置坐下了。周和急忙跟上,看着胡长生正把背篓放下来,一时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好,当即灵机一动道:“师傅,我给你捶捶腿吧。”
胡长生惊讶地看了周和一眼,笑道:“你有这个孝心就好,不忙,先吃点东西吧。”说着,便从背篓里摸出几块糕来,约有五六个,叠在一起递给了周和。周和急忙蹲下,双手捧着糕点,低头往胡长生胸前一递,竟是把自己的双手当成了托盘。
“我说了,你有这个孝心就好。”胡长生正色道,又从背篓里摸出几块糕点来,一手托着,一手拈入嘴里,“我门中的规矩,不是体现在这些地方的。你多跟我几天就明白了,我这人不喜欢繁文缛节。就是一条,让你做事情就去做,不明白的也先去做了再说。”
听得胡长生如此说,周和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已是语带哽咽道:“师傅待弟子如此宽厚,弟子必定粉身碎骨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