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拜托母亲(2 / 2)

天水归汴 安化军 0 字 2个月前

赵伯辰无奈的道:“既然我们在秦州生活,怎么能不听知州的话?甘谷城在秦州北面,扼通者达堡的要道,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如果被夏国占据,秦州就无法管理北方的土地,一定要夺回来的。”</p>

母亲道:“秦州前些日子不是任命了一个监押?让他去就行了。你是百姓身份,为何要去打仗?”</p>

赵伯辰道:“前次夏国游骑来犯,我表现得还算英勇,知州记在心里了。每有大战,总是要我上前线。有什么办法呢?我们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p>

母亲沉默了一会,问道:“出去征战,有没有危险?”</p>

赵伯辰道:“刀枪无眼,征战怎么会没有风险呢?不过我看夏国兵将,刀枪无力,应该风险不大。”</p>

母亲叹了口气:“秦州地处边陲,战事必然少不了。要不,我们搬到内地去吧。你有一手馏灯油的本事,到哪里都饿不着。强似在秦州,总是提心吊胆的。”</p>

赵伯辰道:“母亲不要总是想着要搬走,我们的家已经安在这里了。听说,因为李复抵挡是夏国游骑——”</p>

“什么知州的功劳,那是监押和你的功劳!”母亲听见把功劳算在李复身上,很不高兴。</p>

赵伯辰道:“李复是知州,下面的人有天大的功劳,也都在他身上。——抵挡住夏国游骑之后,朝廷认为李复是个可造之才,严令南逃的官员尽快返回。蔡官人即使不赶回来,也会另任命一个司理参军。我们的房子,很快就要收回了。是以这些日子,我都在外面寻找田庄,准备搬过去。”</p>

母亲道:“秦州城是前朝宰相韩忠献公所筑,极是坚固,易守难攻。放着城不住,住到外面,我总觉得不安心。”</p>

赵伯辰道:“选的庄子,母亲也去看过了。是一道高高的土塬,四周都是大沟。我想在河的上游开道沟渠,在下游做道大坝,引水到旁边的沟里去,做为护城河。论防守能力,不弱于秦州城。”</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