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旧情(2 / 2)

孙云鹏没好气的瞪了眼杜家斌,一甩手,也走了。</p>

盛希平等人回到他们干活的地头,从树上摘下来各自的干粮兜子。</p>

这年月念书的孩子,要是能有个那种军绿的斜挎布兜就很了不得了。</p>

很多人家都是哥哥用完传给弟弟妹妹,等着不念书了,就留着干活的时候装饭。</p>

盛希平用的就是这种布兜,念书时背了好些年,颜色已经褪的发白,四角还打着补丁。</p>

不过这年月的人多数都不在乎啥补丁,倒是更在意补丁上的针脚。</p>

要是谁家男人身上的补丁针脚不齐,粗针大线的,则会受人指点和嘲笑。</p>

按理,知青上山,是要集体住到家属队知青点儿的,也就是大家说的集体户。</p>

可前川林场这边没有有合适的住处,所以本场的知青,还是各自在自家吃住。</p>

松江河过来的这些人,都安排到林场职工家里去住,在林场食堂吃饭。</p>

林场已经着手,在后山家属队盖知青点儿了,到时候这些知青就得都到集体户去住了。</p>

这年月带饭也没啥好的,多数就是大饼子咸菜。</p>

有的女人勤快些,开春的时候会烙一缸煎饼,男人们上山带饭就是煎饼卷大葱、大酱这些。</p>

盛希平带的是苞米煎饼。</p>

年轻人饭量大,少了不够吃,早晨盛希平掸了十来张煎饼,还带着一小罐子家里做的大酱。</p>

另外还从菜园子里拔了大葱、小生菜、水萝卜啥的,显得比别人丰盛不少。</p>

所以,这会儿好几个小子都凑在他跟前儿,这个要棵葱,那个要蘸点儿大酱。</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