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快逃啊!”(1 / 2)

 第二百零七章“快逃啊!”

“啊……呜呜……妈妈……”

“老伴儿……”“哥哥……呜呜……”

“明狗!快走!快走啊!!”‘啪’一声鞭响,一个骑在马上的鞑子抽起马鞭对着一个老人家抽了过去,顿时,一声惨叫传来,老婆婆的脸上出现了一条狰狞的布满血丝的鞭痕。

“啊!***鞑子,我跟你们拼了!”一个颇有些年纪的老者,趁着骑在马背上的一个鞑子正用马鞭抽打其他人的时候,从旁边一把拉住了他的皮甲下摆,死命的将他拉了下来。这也是因为鞑子以为这些老实巴交的老百姓软弱,没注意的缘故,不然,以他们身经百战的经验,怎么会让一个老者将他拉下马。

很不凑巧的是落马的鞑子紧跟其后的同伴,正在驱赶着另一边的百姓,没有看到他。等到摔下马的鞑子睁开眼的时候,就看到一个熟悉的东西落了下来,那是一个碗口大的马蹄,落马的鞑子还没来得及喊出声,便被马蹄将他的喊声踩了回去……

很幸运的是,老者并没有被马蹄踩中,但这同时也是他的不幸。

“猪猡!”被踩死的鞑子被同伴发现了,对着老者愤怒的大骂,然后摇动手中的套马苏圈住了老者的脖子,猛然一拉,将刚站起正准备逃走的老者拖曳在地……

“驾!”双腿夹紧马腹,鞑子身下的马儿顿时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快速的跑动起来。老者被套住脖子拉倒在地,马儿一跑动,套在他脖子上的套马绳顿时紧绷,将他拖动了起来。由于脖间的绳子紧勒,老者即使是惨叫也不能发出,即使是呼吸也不能。吃痛之下,四肢只能徒劳的四下里挥舞着,面目扭曲,慢慢的被拖拉成了一堆烂肉……

套马苏是驱赶百姓的鞑子除了马鞭之外最惯用的东西,这个样的事情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干了,被驱赶的百姓中间偶尔会发生抵抗,这个时候鞑子就会套住抵抗者,用马将人拖在地上,来回的跑动,以警告其他的人。有什么比让人看着一个本来完好无损的人,被拖成一堆烂肉以及不断发出的惨叫声更能让人恐惧的呢……

看到老者的惨状,被驱赶的百姓全都噤若寒蝉,被乖乖的往城墙边赶着……

“马勒戈壁的混账东西!”重新登上城楼的谢晓军刚好在望远镜看到了这一幕,顿时大怒,若不是隔得太远,他都想用枪打死那畜生!

慢慢的,百姓被驱赶的距离城墙越来越近,站在城墙上的人已经能够看清下面百姓的脸,这些百姓中,以老人妇女孩子居多,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的壮年男子。

这也是必然的情况,四川自从杨嗣昌驱寇入川之策实施后,便有大批的人员外逃,而外逃之人多为年富力壮的年轻人,这个时候到张献忠占下四川大部分地区后,四川的百姓外逃的足有两成之多,只留下大批的老弱病残。而在这期间,死于战乱的人也有一成。随后便是这一次的清军来袭,一路上烧杀抢掠,又兼本地土豪的暴乱,又将剩下的七成百姓杀去了三成,又有一大批的外逃,只剩下大批跑不动的老人小孩和不愿意离开家乡的人。

后世所说的张献忠屠川是不可能的事情,张献忠在四川顶多也就杀了那些反抗者,不会无缘无故的就杀人的。若他真是个杀人狂魔,又怎么可能吸引到一大批的人马相随。

至于清军屠川之事,确实是有大量的证据,四川百姓在张献忠死后抵抗清军十几年,若是张献忠杀光了四川百姓,那又是谁反抗满清暴政的呢!清军若是没杀人,又怎么会将整个四川收入囊中,而川地百姓至于数万之人?

历史中的四川,本来有六百余万之众,之所以会在清军控制后只余数万百姓,一者外逃他省三四成,这些人多为年富力壮能跑得动的人;二者,清军屠杀,十几年间,怎么也杀掉了三四成;三者,本地土豪作乱,川蜀之地,多族纵横,民族之间,多有间隙,大土司,大土豪互相博弈,又是一两成。至于剩下的,多数都是死于饥饿疫病,由于多年的战乱,民政不施,土地荒芜,恶疫四播,死的人当然多了。当然,也不怀疑有另外一种可能,有人恶意散播瘟疫,元朝前蒙古人就曾干过这事儿,将死人尸体丢入城中,然后将其封闭为死城,令其产生疫乱,如此,往往一死便是一城之人。事后。蒙古大军会入城查看,若是有人未死,自然是刀枪加身。清军连扬州十日(死者八十余万)、嘉定三屠(怎么也有数万)这种事儿都能干的出来,谁知道他们会不会也用过这种手段……

(这是小辉自己写的,绝对不是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