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妙联(1 / 2)

 第一百七十六章妙联

****昨天小辉生日,跟朋友喝多了,今天我补个假啊!还有现在还有点儿晕,今天就一章,希望大家谅解啊!今天状态不佳*****

万分抱歉的王玲小宫女没有好意思当着众人的面,跑到王维的面前说声对不起,因为她知道那样做必须忍受王大官人与众不同的惩罚,所以她只是红着俏脸,拿着可怜兮兮的表情哀求王大官人的原谅……

王维也没有在众人的面前做出不雅的惩罚举动,只是带着一脸的坏笑,注视着王玲,似乎是在用眼神告诉王玲小宫女,等着瞧吧,回去要你好看……

“朱叔叔的眼神好吓人啊,跟一个坏蛋似地……”小婷儿一句话道出了众人的心声。

听到这个评价,王大官人只能无奈的翻着白眼,心道,小丫头是什么眼神,咱这一张帅脸,一双**迷人的眼睛,一颗善良到连蚂蚁都不忍踩踏的心,哪点儿像坏人了。

自怨自艾的王大官人带着众人继续前进,很快,热闹的景象让王大官人迅速的忘却了刚才的大乌龙,众人都兴奋的互相聊着,讨论灯市上发生的事情,有时停下来观看路边的表演,遇到精彩的表演也会毫不吝啬的献出自己的掌声和银子,额,王大官人的银子……

秦淮河里的万盏水灯将整条秦淮河变成了一条光河,这万盏水灯是朱元璋在洪武五年的时候别出心裁的创作,自此之后,南京城的百姓纷纷效仿,秦淮河的青楼女子更是将燃放水灯当作了一种寄托心愿的介质。

秦淮河夫子庙,热闹无比。天下间的孔庙都有着一定的布局形式。一般前设照壁、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庙前广场,棂星门前设以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泮池是孔庙的特有形制,源自于周礼,而夫子庙凿秦淮河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为泮池的遗例。

夫子庙的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建于明万历三年,全长110米,气势磅礴,为中国照壁之最。岸北为石栏,有“天下文枢”牌坊,游人至此可凭栏小憩,浏览秦淮河风光。

今天照壁上金黄色的的双龙戏珠图案被花灯点缀的灿烂无比,像是要活过来,腾飞而去。王维望着那个巨大的照壁默然无语,心道古人也懂得建标志性建筑的理念啊。

今天有不少的风流雅士聚集于此,谈诗论对,以表现自己身为文人骚客的高雅和素养。

这些人里大致分为两个类别,一种是眼高于顶拒人于千里之外,不屑于与一般的平头百姓为伍的士人,这些人多为社党人士;另外一种人,则是平易近人待人温和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的学子,这些人多为六艺学院的莘莘学子。两方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界限,却能让人从心底觉察得到这条分界线分明是存在的。

继承了六艺学院教育理念的学生,处处与党社学院出身的学子透着不同,两者的穿着都是文人士子的打扮,但同样的打扮却被两方穿出了不同的气质。

看着虽无确切界限却明显的透出疏远味道的士子学子们,王维不禁有些皱眉。

当初王维创立六艺学院,以学以致用为理念,以物竞天择为鞭挞,以现代知识为养料,教导出一批实干可用的人才,他们在六艺学院有机会能直接被指派为官,为国效力。王维希望能用这种方法去引导整个大明的士子阶级,但却没有想到会弄成这种结果。

由于理念和教育的不同,党社学院出身的学子对六艺学院的学子抱有很大的敌意,他们虽然也有党社为后盾,但做官却也不是那么容易,这就使得他们对能直接为官的六艺学院的学子们产生了相当大的敌意。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凭什么就认定你们就比我强了,官位都让你们占了,我们干什么去?

虽然这两年六艺学院一直在扩大招生,招收各地优秀的的士子学生,但对于广大的大明士子们来说,这些名额只是杯水车薪,难被选中。而且很多被选中的人多是有背景的,这更使得没有被选中的人积累了极大的怨气,他们也变得更加敌视六艺学院的学生。

叹了口气,王维也没有办法,或许只有等将来大明强盛了,将所有的士子们都纳入六艺学院学习,才能消除这种隔阂。

好在自视甚高的士子们都保持着自己的涵养,没有在这么喜庆的日子里闹出什么争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