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年之前(1 / 2)

 第一百五十八章新年之前

正如每一个小学老师说过的,时间是不等人。

转眼间,腊月二十四到来了。这一天是祭灶的日子,早在几天前朝廷便已经开始放大假了,因为有些偏北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三祭灶,而南方则是二十四祭灶。

因为祭灶在明朝是个非常重要的,在古代其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的。

在这一天,宫眷、内臣就开始穿葫芦景补子和蟒衣。各家都蒸点心,储备肉类,以备春节期间一二十日之费。

二十五接玉帝,这时候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民间则是在这几天忙于进行娶嫁之类的……

赶乱岁照田桑,小除夕里焚天香……

大鱼大肉的过了几天,宫里宫外的都开始准备迎接新年了。

一切准备充足后,腊月三十也终于到来了。

清晨,王维起了一大早,因为今天的事情实在是很多……

洗漱之后又沐浴更衣,用完膳的王维换上了一身皇帝专用的劲装,今天是赴春场跑马的日子,满朝的武将、勋贵、内官、达宫、武士汇聚在了正阳门外……

其实春常跑马,在明朝早期还算比较重要的活动,但在明末已经沦为一种形式了,但这也是勋贵们为数不多的几项露脸的活动之一。

魏国公徐允爵,他的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国公徐达,他的父亲则是加过太保太傅颇有名气的徐弘基,至于他,只是个受祖宗蒙阴的勋贵而已。

和他一样祖上蒙阴的勋贵还有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璧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忻城伯赵之龙,驸马齐赞元……一干人等。

满城的勋贵们齐数到场,除了这些勋贵,在场的还有许多的军方将领,司马监的内官,锦衣卫的千户、百户之类的。浩浩荡荡的人几乎占满了正阳门外秦淮河畔的大片空地。

发令员一声令下,只见一股子的狼烟升起……

较得优劣之后,王大官人自然是奖励优者,勉励劣者。

回宫后的王大官人不得不再一次的洗个澡,只怪当时场面实在是太过宏大了……

今天是腊月三十,腊月三十便要贴春联迎新春了。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民间讲究个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民间如此,宫中自然更为讲究了。

走在宫里头,看着太监宫女儿们,一个个的贴春联的贴春联,挂灯笼的挂灯笼,洒扫的洒扫,当然这些没有王大官人什么事儿,他只是看而已。

闲来无事的王维打算去看看几个女孩儿在干什么事情。如今的**除了宫女之外根本就没有几个人,崇祯的妃子在北京的时候几乎全部自杀了,至于儿子,说来也怪,这一年多除了大皇子和长公主外,崇祯的其他几个儿子一直都是了无音讯。如今**的主人是长公主朱徽娖和王玲、许妍三女,而名分上的主人却只有长公主一人而已,毕竟王玲、许妍二人并没有什么名分,毕竟天下未靖,若是在召几个妃子,那不是找骂吗。当然,即使王玲、许妍二人没名没分,也不会有人多说什么,毕竟皇帝的疼爱在那摆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