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衡之道(1 / 2)

 第一百五十五章平衡之道

*********一个小小的公司竟然有这么多的勾心斗角、狗屁倒灶的事儿,小辉深深的感觉到,地球太危险了,小辉还是回火星去吧!*******

“臣推荐的是河南湖广总督丁魁楚,此人自幼研习兵书,深得兵法谋略,平刘超叛乱之时出力甚大!所以,臣推荐他如军机阁……”马士英低了低头,说道。

“哦?”王维只是平静的应了一声,丁魁楚此人他是知道的,在崇祯的记忆里,对丁魁楚也是有些印象的,确如马士英所说,平刘超之乱确有丁魁楚的功劳。但是,如果王维没有记错的话,平刘超之乱的时候,马士英是主帅,而丁魁楚则是他的辅将,换言之,丁魁楚此人是马士英一派的!

在崇祯九年,清军以阿济格为将,率师八万余,从独石口入犯,袭击延庆、昌平等地,侵掠京城,掠人畜18万东归。当时丁魁楚正是守将之一,由于这次未能抵御清军的进犯,丁魁楚被囚禁遣戍边卫。在崇祯十一年,他向朝廷交纳饷银获得释放,随后便家居故乡永城。

在家居永城期间,了魁楚经历了总兵刘超叛乱的事件。刘超也是永城人,原为贵州总兵,后获罪免职归故里。

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农民军围攻开封,震动朝野。刘被起用,与农民军作战获胜,主持永城的防务时,与家居永城的免职御史魏景琦及举人乔明旃产生嫌隙。那时正巧刘超被新任命为真定总兵,即将赴任,魏景琦怀怨于心,便派通于朝廷的人上书制止,指责刘超私通农民军。刘超得知此事,大怒,率部杀死魏、乔,据永城叛明。时值农民军横扫河南之时,朝廷万分震恐,便急派上任不久的河南巡抚王汉前往平乱,王汉也被刘超杀死。朝廷又令风阳总督马士英率兵平叛。丁魁楚偕同练国事辅助马士英设诱降免罪之计,擒获刘超杀死。

正是由于这个功劳,丁魁楚又被起复为总督河南湖广加兵部尚书衔。因平刘超之乱在马士英的手下共事,也就在身上打上了马士英的印记。这些年来,二人一直都有书信往来,丁魁楚也一直以麾下自居。

“史爱卿怎么看?”王维转过头来向史可法问道。

“这……”史可法犹豫了一下继续道“陛下,丁魁楚此人确实有些才能,臣以为……可行……”

暗暗叹了口气,王维心想史可法虽然已经是位极人臣,但到底还是有些优柔寡断,没有足够的气魄‘独断专行’一把。

“既然如此,就召其入军参阁吧!”王维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下道。在他想来,马士英此人虽然跟王承恩一样权力欲过重,但他遍历封疆,对实务还是颇有才干的。事实上,马士英在中都凤阳这么个重要位置上做总督,已经证明了他的才能,也正是因为马士英的合格尽职,所以江南一直是未受农民起义军威胁过的世外桃源。王维虽然不大喜欢他,但为了平衡东林党人、复社等派别,王维必须找一个能与他们相抗衡的势力,马士英在去年被任命为刑部尚书,也正是出于平衡的打算,此时也是如此。

暗暗松了口气,马士英此番出头也是没有办法,本来在军参阁有代表他这一派的黄得功,他还能在军事上说的上话。但年前黄得功因为畏敌,纵兵扰乱颍州,事后被王维格去了官职,打发他回老家了。如此一来,他在兵事上便没有了话语权。今天借着这个机会,他必须要为自己争取一些利益!

本来,他心中最适合的人选因该是练国事,相较于较为平庸的丁魁楚,练国事无异于更具才干!相比于丁魁楚平刘超之乱的微末之功,同为平乱之臣的练国事更有俘杀流寇首领点灯子、刘道江、郭恶虎、混天猴、神一魁、黄友才、不沾泥、普天飞、金翅飞、插汉儿、飞山虎等六十余人的大功绩!只是,这位能臣如今已经病重不堪,难以为官了,而且他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都是一个问题……

“臣还想要举荐一人……”马士英收回了思绪,接着说道。

“臣推荐的是阮大铖,他此人文采斐然,在兵事上见解非凡,臣……”

马士英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人打断了。

“陛下,臣以为阮大铖此人不可用!”姜曰广站了起来,打断了马士英的推荐之言。“臣承认阮大铖是有些才气,但是其人为人反复,攀附富贵,是一个典型的墙头草!所以,臣以为,此人不可用!”

“你!”马士英的脸色有些难看,一直以来,他都将曾经举荐自己以代之的阮大铖当成恩人。他为人虽然狡诈,但性情却截然相反,是个极为讲义气的人。在吊唁东林巨子张溥一事上,马士英就曾言:“若辈讲声气耶?虽然,孰予若?予吊张天如(张溥),走千里一月,为经纪其后事也,人谁问死天如也?”颇有些江湖豪气。

他说你们不是讲同气连声吗,你们谁能和我比?我为张溥经营后事,一月奔波千里,那会又有谁和我一样,去这么吊问一个死张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