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南京一日游(一)(1 / 2)

 第一百零九章大明南京一日游(一)

早早的皇宫侧门慢慢的打开了,一行人偷偷摸摸的走了出来,此时的天还没有亮,依稀还能看到一些星星。

为首的一人一身富家公子的打扮,正是王维,其他几个则是王大官人家中的几位女眷了,还有几个则是膀大腰圆的壮汉,都是黑血军中的好手。

“今天,咱们要好好地玩一番,谁都不要败兴啊!”王大官人兴致高昂的对着众人说道,总算是有机会好好的再游一游南京城了!

今天是一个假期,大臣和皇帝都不用上朝。

这在明初的时候是想都别想的,明初的时候大臣们的假期不多,洪武年间一年只有三天假,分别是过年、冬至和老朱的生日(老朱够自恋的),朱元璋是一个工作狂,他当然也希望自己手下的大臣也像自己一样,充分证明了老朱不是一个好老板啊!后来大臣们的假期虽然增多了,但也不算很多,跟待遇优厚的宋朝根本没法比。

如今是好了,王大官人一旨令下,早朝被推迟到了巳时,也就是九点多,原本的例假由十天一假变成了七天一假,为了避免朝廷各部门由于人员放假而瘫痪,王大官人还做了规定,每个衙门分成三班,依次放假,而特殊时期(例如打仗、发生灾害之类的)官员则必须全部到岗位工作了。

虽说这个消息是为了大臣们着想,但一个个的大臣们却不领情,一个个都认为这是皇帝怠政的表现,一干的不安分的言官们都跃跃欲试的想要冒死谏言了,也不知道真的是为了朝廷还是为了博个敢于死谏的好名声。好在王大官人机智,转口做了说明。

“哈哈,众卿这是误会了!朕观首辅和许多的大臣年事渐高,但却要夜半而作,令朕甚是心虑。夜半而起对各位的健康损害太大,众位都是国之柱石,朕可不希望各位有任何的损伤呐,任何一人有事都会令朕心痛的!是以,朕才会有如此的打算呐!”

说这些话的时候,王大官人自己的鸡皮噶哒都掉了一地,这货从来就没有这么大方,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自己能有机会偷个懒,再尝尝懒觉的滋味。

不过王大官人确实也有些照顾张慎言的意思,对于这么一个老大臣,王大官人是十分敬重的。张慎言在这个朝代是一个比较超前的人物,首先他肯定的提出本末兼治、“恤商”的经济思想。他认为一国经济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只顾眼前,反对随便开采矿山资源,任为国用不足,应该发展生产。在当时民生凋敝,矛盾迭生的情况下,必须制止耕地大量荒芜的现状。同时,放宽对商人的限制,给商人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其乐于从事商业活动。他的这种“恤商”在当时赞同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统治阶级中是难能可贵的。而王大官人能在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中较为顺利的进行,与他的支持也有很大的关系,两人的观点很多时候都是不谋而合,甚是默契。

明代,理学是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正统思想。张慎言虽然自幼接受了儒家正统思想的教育,并酷爱五经,但思想方面却坚持反道学的民主思想。张慎言在关于天理人欲之辨中,他旗帜鲜明的反对道学家们历来标榜和鼓吹的“存天理,去人欲”。他认为人之所欲即天理。用封建礼教规定人们的行为是扼杀人欲人情,大胆对传统道德提出批评。这与跟他基本上同时代的李贽的思想相似。而李贽当时颇遭道学家们的攻击,而张慎言对李贽其极为钦佩。这在道学长久统治思想界的时代,他以一个思想家的睿智和胆识,对封建传统道学提出挑战,具有极重要的进步意义,这也是为什么王大官人选他为首辅的原因,因为有这么一个默契的首辅的支持,对思想的开放和引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真的令王大官人传播自己的思想的时候轻松很多……

不得不说,王大官人这个马屁拍的众人都很开心,就算众臣都知道皇帝似乎还有其他什么,此时却也不好再责备皇帝了。

内阁首辅张慎言已经六十多岁了,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龄,只是由于如今的朝廷需要一个资历高的压阵,他才没有退休享福。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的他还患有多种顽疾,最近以来精神都不是太好,王大官人不得不派遣御医常驻其家为其医治,而每天早晨三点多起床这个要求,对于他来说确实是有些苛刻了,其他的像姜曰广等人皆是年事已高,也受不了这么高的工作强度了。

人老成精的张慎言自然看得出王大官人的意思,但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身体确实不大好,也确实受不了早朝,是以对于王大官人的这个意见他保持了沉默。

既然首辅不发话,一干的大臣也就没有几个敢提意见的了,人家资历在那摆着呢,你要给人家足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