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淮地大战(十一)(1 / 2)

 第八十章淮地大战(十一)

————今天小辉实在是太累了,俺就发一章可以吗?给张票票回应下呗。——————

要对付明军的火器,骑兵快速冲锋是一种方法,而清军惯用的做法是用粗壮的木头做成一个个遁车,上面覆盖厚牛皮,士兵就躲在车后面慢慢往前推。

早在之前尚可喜部的残兵逃回的时候就带来了明军新军的消息,清军高层想出了一个火炮应对,还有一个笨方法,就是使用老祖宗努尔哈赤的老方法,两者并用,相辅相成,保险!是以清军早就预备好了楯车,数量众多,一个个的连起来足有数里之长,而且还不只是一排,有些地方甚至有三排!

几十年的制造经验,清军制造的楯车早就不是几块破木头拼凑在一起上面胡乱盖上几张牛皮的凑合物事了,结实的框架,巨大的而又厚实的挡板,将后面的清军遮的是严严实实的,还有在那挡板上绘的狰狞吓人的图画竟有些让人望而生畏!

橹车有许多式样,其中在很多兵书上描绘的是一个巨大的厢车,厢车对敌的那面上都是凸出的钢钉,还描绘着狮子纹,看着就和什么宗教仪式上的器械一般。满族的人入关还不是太久,是以他们还多信奉萨满,楯车的图案就多为萨满中的神怪之类的玩意儿。

不过楯车的意义就是活动的盾墙,足够大、足够厚,遮蔽后面的骑兵和步卒就可以,而且牛皮对如今的子弹的阻挡能力是很强的。

老早以前满人打造的橹车很简单,一个木架,前面有一块和地面成锐角的大木板,然后木架有四个木轮,有人推动前进罢了。这木板若是离近了就能知道是什么材料制造的了,门板,木栅等等从村寨的民户家中拆出来的东西,上面覆盖着沙包和毛皮,那木轮也就是直接从原木上锯下的断面,简单处理之后作为轮子,从这橹车不断的上下颠簸,就能知道轮子并不是一个圆形,甚至木架下面的四个轮子都未必是等大的。

但如今清军入关了,条件也有了,是以驴子换宝马喽。

清军的楯车并不是一排连接不断的,而是一排分为许多段,一段有三十辆左右的楯车,遮蔽的大盾高度和宽度都是足够,即使救**的步卒趴在偏箱车上都看不到楯车后的清军本阵,只能看到橹盾遮蔽不到的一杆杆各色带着小龙的旗帜。

清军的这些小旗都是有说法的,

过去有“从龙入关”之说,其实从龙入关说的是八条小龙。开始,这八条小龙并不团结,相互之间经常发生你争我斗,逞强好胜。

有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他们的事后,就召见天使说:“地上有人向我告状,日头和月亮总是在一起,这样天天都是白天,半阴半阳的,人们感到很不舒服,总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庄稼也长不好了。”人们很着急,都要求把他们分开。你传我的谕旨,命令八条小龙来完成。

这八条小龙知道命令后,都想立头功,个个争先恐后,这个来,那个去,搬月亮,挪日头,不管费多大的劲儿,怎么也弄不动,大家急得抓耳挠腮,一点好办法也想不出来了。正在无计可施时,龙王威风凛凛地来到他们面前,责问:“这么长的时间,你们为什么没有完成玉帝交给的任务?”

小龙纷纷抢着说:“日头、月亮太沉了,我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劲,整天都跟着月亮和日头后头跑,总是追不上,有时追上也是跑不动,有时跑到头里也是拦不住,还是被它们撞到一边去了。”

龙王问:“你们是怎么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