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淮地大战(五)(1 / 2)

 ————可怜可怜小辉吧,我熬夜为大家奉献呐!!!————————————————

多铎先前并不是没想到让八旗骑兵上,但遇到这种阵势你就该先打出一个缺口,不然根本就是老虎咬乌龟无处下口!

但炮兵实在是太不争气了!搞了半天也仅仅只是打出几处小缺口,还他妈本人家立刻就给堵住了!

最最不能让人忍受的是整个炮兵阵地都被人给端了!就算这一次侥幸赢了,哪来的大炮让我南下攻城?!

对!明军那里有炮!只要能拿下这伙明军就什么都有了!

多铎的眼睛猛然亮了起来,相处了这么个主意,但是清军这一次真的能打败明军吗?除多铎外的清军很多人都在心中打了个问号。

这一次清军南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彻底的瓦解明朝廷!有人说清军就不能避开这伙明军,直接直捣黄龙吗?

不是这么说的,先不说就算避开了这伙明军后还有被人包抄的可能,就说这二十万的清军根本就快不了!

虽然清军有很多的战马和普通马匹,但二十余万人的大部队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系统根本就快不了的!

明军也是有很多马匹的,多用来引导大车了,完全可以跟的住清军的脚步!

是以此次的会战,清军明军两方都选择了堂堂正正的一战,只不过多铎和整个清军都没有想到明军会来偷营!还无耻的驱走了大半的战马!

其实多铎是一个极聪明的人。

昔日天聪五年,多铎从围大凌河城,为正白旗后应,克近城台堡。明兵出锦州,屯小凌河岸,上率二百骑驰击,明兵走。多铎逐之,薄锦州,坠马,马逸入敌阵,乃夺军校马乘以还。

又如天聪七年,诏问征明及朝鲜、察哈尔三者何先。

多铎言:“我军非怯於战斗,但止攻关外,岂可必得?夫攻山海关与攻燕京,等攻耳。臣以为宜直入关,庶餍士卒望,亦久远计也。且相机审时,古今同然。我军若弛而敌有备,何隙之可乘?吾何爱於明而必言和?亦念士卒劳苦,姑为委蛇。倘时可乘,何待再计。至察哈尔,且勿加兵;朝鲜已和,亦勿遽绝。当先图其大者。”

这完全体现了多铎的聪明才智以及高超的战略眼光,此次灭明之战本应有多尔衮领军的。

只是多尔衮实在是不能来……

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亥时,皇太极“暴逝”于沈阳清宁宫。

由于他的突然死去,未对身后之事作任何安排,所以王公大臣在哀痛背后,正迅速酝酿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这时候,代善的两红旗势力已经遭到削弱,他本人年过花甲,早已不问朝政。其诸子中最有才干的岳讬和萨哈廉年轻时已过世,剩下硕讬也不为代善所喜,满达海初露头角,还没有什么发言权。第三代的阿达礼和旗主罗洛浑颇不甘为人后,但崇德年间却屡遭皇太极压抑。由此看来,两红旗老的老,小的小,已丧失竞争优势。但以代善的资历、两个红旗的实力,其态度所向却能左右事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