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郑成功(三)(1 / 2)

 第四十九章郑成功(三)

王大官人作思考者的沉思状,王维知道在那个时空中郑芝龙最后是投降了清军的,所以为了笼络住他们郑氏一族,那就不得不给他们一些好处了!

而我们的王大官人正在思考的不是给多大好处,而是给他们郑氏最恰到好处的利益!

做海贸的都是些什么人?坦白的说,有明一朝做海贸的其实都是些混不下去的人!自古以来,我们华夏一族对于大海是恐惧大于喜爱,许多人宁愿在大陆饿死都不愿在大海上闯一闯!在这种喜土地厌大海的传统下,许多出海的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落叶归根,在大陆上有一片生存传承之地!

而郑氏一族,在王维看来更是如此!人家郑氏每年的收入都有千万两白银,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人家会在乎那点儿钱?人家在乎的是荣誉!在乎的是一片传承之地!

王维细细思考之后,决定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郑总兵多年为国为民立下汗马功劳,捍卫我大明海疆,一时功德无量!朕新立松江、杭州二港虽是为了救国筹饷,但还是损害了郑氏一族。朕深感羞愧啊!”仔细思考过后的王维打算将实情说出来,先将郑氏抬得高高的,然后再漫天忽悠!

“陛下千万别这么说,这样着实羞煞了郑氏,郑氏即为大明朝臣理应为朝廷尽忠,这只是郑氏的本分而已!”

郑成功也是个明白人,一听王维的话就知道王维接下来的意思了,所以说的是滴水不漏,让王大官人着实很无奈。

“唉,郑氏为大明贡献多年,所以为了表彰郑氏一族的功劳,朕决意加封郑芝龙为安南伯,其弟郑鸿逵靖鲁伯!”王维只好继续推出自己的筹码。

“学生代家父拜谢陛下隆恩!”郑成功初听王维这么说,心下也是一片激动,这安南伯、靖鲁伯一封,郑氏可以说是进入了勋贵的行列了。

虽说一直以来,大明的勋贵名声都不太好,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某些人吃不到葡萄酸葡萄酸!毕竟大明的勋贵大多数都是传承百多年的,这样长时间的沉淀,家教其实大多数很好,很多时候,都是文人士子恶意中伤勋贵以抬高自己,以彰显清高的个性罢了。

再加上,明朝的清流制度,很多清流有时为了出名,口出惊人之语,恶意中伤,甚至是哗众取宠!反正明朝的祖训规定不以言路治罪,这更是加深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恶念。如果皇帝或者勋贵忍不过,打了他们一顿,立马这些人就出名了,成为了清流的领袖,正和他们的心意!

而以后惹着他们的人就将沦陷在清流们的语言大潮中了,可以说让你欲仙欲死!

话归正传,郑成功最然激动,但好保持着清明,此时刚过二十一岁的郑成功可以说已经是崭露头角了,言语表现都已经有了一代名将的气度,王维不禁在心中感叹郑芝龙这个海盗头子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没等郑成功的感激之情表达完,王大官人继续抛出了重弹,将国姓爷砸的是晕头转向,惊愕万分,一脸呆滞的样子。王大官人是这么说的。

“朕还打算,在松江划出一块地,朕打算与郑氏一起经营一个海货中转站,一个很大的中转站,皇室出地方,郑氏出人,五五分账。”王维说完,微笑着看着郑成功。

而郑成功听到王维所说虽然动心,但却有些疑虑,毕竟这其中的打算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的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