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内阁重组 内阁议事(1 / 2)

 第九章内阁重组内阁议事

“既然如此,那我们下面就议一议内阁的重组,以及内阁大臣的确立!”王维结束了军参阁这个话题,此事算是揭过了。有人要问为什么王维要先议军参阁,而后在讨论内阁的重组。其实,这是王维深思熟虑后才决定的。如果先确立了内阁,那么军参阁的创立就会遇到整个内阁的较大的阻力,势必难以成功。

还有,在明末崇祯时期,就已经出现武将拥兵自重不受文臣节制的现象,他们和贼同掳掠,拥兵自重,李自成进京,崇祯封他们公候仍然不肯发一矢入援。

到了南明更是混乱,大敌当前,党争不断。为了个人的私利不能做出一点点妥协,怎么可能一致对外呢?

所以王维针对朝廷的弊端,尽量多的做出改善!军参阁的建立是一个方法,而内阁的重组就是另外一个计策了。

虽然说要重组内阁,但是谁都知道其实内阁名单,早已经在各位官员心中有了预料,是以众人互相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便都默契的沉默着。

“那好,朕就说说自己的意见了!”王维沉思了一会儿,继续道“我提议兵部尚书史可法、户部尚书张慎言、礼部尚书钱谦益、凤阳总督马士英、詹事姜曰广进入内阁!户部尚书张慎言任首辅,詹事姜曰广、兵部尚书史可法任次辅。众爱卿以为如何?”

“臣附议!”史可法思考过后首先同意。

其他大臣见史可法同意后也都跟着附议。

其实王维如此提议是有原因的,首先,张慎言已经65岁了,年龄已经颇为大了,又是四朝老臣,资历摆在那呢!众人都比较信服。姜曰广、史可法也都是忠贞之辈。再说,史可法是两阁重臣,其殊荣难以言表啊!

议定之后,王维又对众人进行了一些封赏,着姜曰广为吏部尚书,马士英为刑部尚书,孙嘉绩为工部尚书,王承恩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而护送王维来南京的几位侍卫中的郦海瑞被封为锦衣卫都指挥使,王三才被封为巡检司,陈玉峰被封为五军都督中军左都督,其他人也根据其能力都有不同的加衔。这些都是早先王维根据崇祯的记忆和王承恩的建议还有前世的记忆总结出来的,可以令各方满意,所以众人都没反对。而后,王维留下来五位内阁大臣议事,其余官员都退去了。

王维回忆并总结了前世的明朝灭亡的原因,自从来到南京后,积极的避开这些原因,但是有些问题确实无法避免的,王维就只能积极的去应对了。所以内阁刚刚重组,王维便开始了第一次内阁议事。

“今天内阁刚立,但却要立刻发挥作用。现在,朕要说一件事,希望听听众卿家的意思!如今国家风雨飘摇,朕想做几件安定民心之举!

其一:开恩科,收天下士子之心。其二:减赋税,收天下万民之心。其三:建新军,以强国强兵以御强敌。其四:发明昭:揭露贼兵之险恶用心!其五:重修驿站,以便军情政令之传达!其六:立法度,用于平稳物价,安抚万民。此乃朕之六策!”

听完王维的策略,五位内阁大臣不禁动容,因为这六策每一策都是震撼人心之举,放在一起,那更是让人心惊!王维也知道这每一个计策都不是那么容易达成,这不,刚说完已经有人提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