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四家经(2 / 2)

问醉 彦庸 0 字 9个月前

眼见雨越下越大,肖誉视若珍宝的几箱书早已被他抬到了断壁下能遮风雨的宝地去了,而此刻自己却置身在了狂风暴雨当中。

狂风呼啸,大雨纷飞,孤独的草庐早已完全淹没在了漫无边际的风雨之中,远远看去,仿佛一行(xing)将淹没的扁舟。

“汪汪!”几声犬吠遽然响起,正在墙下漏雨处吹冷风的肖誉猛然抬头看去。

大黄正从旷野里飞奔过来,时不时地停下来瞅瞅四周,嗅嗅脚下,明辨方向后,又继续飞奔了起来。

终于,大黄扑到了草庐跟前,“汪汪汪”地抖擞着浑身雨水大叫起来。

肖誉一招手,大黄“嗖”地一声,裹着大片水渍蹿进了肖誉的怀里。

“大黄,真义士也!”肖誉啧啧的赞叹着,拿下大黄口中叼着的蓑衣包袱,又连忙披着蓑衣盖住了自己和大黄,回身来到一处漏雨不是特别严重的墙角蹲坐了下来。

“大黄,方前错怪你,给你块肉干赔罪了。”肖誉拍了拍大黄,喂了它一口干食,以示歉意。随后默然抬头望向远处,在如此恶劣的坏境之下,渐渐身心俱疲,眼神呆呆的看着雨幕出神,没过一会儿,便垂下了沉重的眼皮。

“呼——”一阵粗重的鼾声响了起来。大黄嗅了嗅肖誉,摇摇尾巴也卧倒了。“呜,呼噜……”大黄喉头呼噜着,也靠在肖誉身上睡着了。

倏忽几日匆匆而过,大雨早已不见了踪影,这几日,肖誉终于搭起了简陋的茅屋,开始了旷野独居生涯。

然而目下赵睿所送的干粮已经吃完,每日黄昏,大黄准时回庄,叼来一顿干食,他知道这是赵叔的苦心安排,也没有拒绝。

几天之后,索性自己也不动灶,就是每晚一顿干肉,喝一通老井的甜水了事。瞌睡了,在草席上和衣睡上一两个时辰,醒来了到井台上用冷水冲洗一番,立刻又回来苦读。

日复一日,分外踏实。

自从住进了草庐,心底深处的烦躁急迫消失了,想想自己当初随同村中押运货物的商队外出寻求仕途,心浮气躁,恃才傲物,逢人必一展才华,口口之乎者也,生怕得不到别人的赏识,碰壁之后仍不沉心反思,依旧狂狷傲慢,大骂当政官员不识英才,轻贤慢士…

“噗哧。”想到此处,肖誉不禁会心一笑。

日子便一天天这样的过着,忽有一日,翻检书箱挑选书籍的时候,想不到,上天居然给他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他得到了一本翻阅之后令其啧啧称奇的怪书。

那天,他在翻检完自己的书箱后,无意打开了那只锈蚀斑驳的铜箱。在他看来,赵叔的老书,一定是一些商家典籍,但无论如何,不看看是对不起赵叔的一片苦心的。

就在打开铜箱翻检到最底层时,一本破旧的羊皮纸大书出现了。拿起一看,破旧发黄的封面三个堪堪能懂的硕大古文凿凿在目——《四家经》。

拭目细看,只能呛呛辨识出书文中的兵经,道经几个大字。

“怪也,怪也,我自幼至今,不说博览群书,但百卷之数仍是不在话下,如何从未见过如此古怪生僻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