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公瑾你又多虑了,兵法云:兵贵神速,另有云一鼓作气。此时我军正士气旺盛,敌军反之士气低迷,此消彼长之下,必然能一举攻克。如果就此停止前进,万一张英贼人恢复过元气,或者趁乱逃脱,我等岂不白忙活一场!”如果登岛前孙策还有所顾虑,那么一场酣畅淋漓的抢滩登陆后,他最后一点戒心也没有了。
倒不是说他不再重视周瑜这个挚友的谋略,反而正是因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他才会如此直接的回绝周瑜的提议。
但是周瑜此人,乃是舒县世家子弟,少年时便才华横溢,恃才傲物,得到的也是世人的夸奖和敬仰。可是孙策连番断然否决他的提议,却让他心中多了一道裂缝。
实际上,孙策的登岛计划虽然完美的完成了,但是想谋大事,怎能对一城一池就倾尽全力呢?固然刚才伤亡极少,但是却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孙策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人,就是能打仗的士卒,怎么能在张英这种人身上浪费太多军士的性命呢?
而现在成功登岛,就不应该急于一时之成,哪怕张英真的走脱了,也对大局并无决定性的影响。孙策大军的最终目的还是江东,而不是这小小的当利口。
面对力量薄弱的张英,猛打猛冲或许能收到效果,可是一旦遇到强敌,还是如此鲁莽行动,则必然遭遇大挫折。
不过虽然心存芥蒂,但是周瑜对孙策还是推心置腹的,既然孙策已经决定一鼓作气拿下周瑜,那么周瑜也会竭尽全力在这个基础上帮其避免任何一处失误。
“伯符,既然要一鼓作气拿下张英,但是这岛屿狭长,不利于我军大举推进。不如命各部将领组成方阵,前后衔接,互相照应,如此能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果!”周瑜再次给孙策提议道。
“哈哈哈,公瑾此言,与我想的一致!”这一次孙策倒是爽快听从。
……
黄盖,孙河,朱治,孙贲等人各领五百士卒,分成不同的方阵,往张英主营帐推进。孙策自己率领周瑜,张纮,吕范等一干谋士坐镇后方,调度策应。行军队伍两侧另各有数百名军士扫清一切隐患和障碍,防止敌军设有陷阱和埋伏。
数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进击,周瑜跟在后军,坐在马上看着前方密密麻麻的将士,总觉得如此大动干戈,有些杀鸡用了牛刀的不对称。
周瑜总想着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而孙策只看重结果,并不在意过程。周瑜心说,但愿这次是自己钻牛角尖了!
“咦?主公你看前方,为何火光冲天!”张纮突然一声惊呼。
其余人皆抬头望去,只见岛屿的另一侧,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显然是有人故意纵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