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昭业被废时,萧齐国内已经乱成一锅粥,但拓跋宏因为正忙着迁都,所以无暇南顾,等到萧鸾篡位,迁都一事已经完成,拓跋宏不想错过这种良机,准备举行一场真正的南征。
刚好萧齐的雍州督导官曹虎,因与同僚关系不和,闹起了别扭,以国内局势混乱为名,声称将向北魏投降,拓跋宏更加坚定了南征的信心,于494年12月1日,派代理征南将军薛真度,率四位将领南下向襄阳进发,最高统帅刘昶和平南将军王肃攻击义阳,徐州督导官拓跋衍攻击钟离,另一位平南将军刘藻攻击南郑。
但朝臣们却并不认可此事,相州督导官高闾上疏指出:“洛阳新都草创,国内有很多事要处理,曹虎既不肯送人质,必然没有投降的诚心,不宜轻举妄动。”
拓跋宏拒不接受,执意出兵。
但此后很多天过去,曹虎的使节没有再出现,拓跋宏的信心也有些动摇了,于是集合三公部长级官员,讨论应该让士兵复员还是继续南下。
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复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大军不可中途返回,拓跋宏听得头疼,喝止争论,说道:“大家议论纷纷,根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一定要把前进或停止的利弊进行透彻分析,然后双方进行辩论,任城王赞成停止,我赞成前进,各位分成两组,看哪一方的主张能为国家带来长远利益就听哪一方的。”
镇军将军李冲首先说:“我们认为迁都时间太短,人民都希望稍稍得到休养,而曹虎那边的情形如何,我们还不知道,不应该轻易行动。”
拓跋宏说:“曹虎投降是真是假,固然还不知道,但即便是假,我也可以趁此机会巡视安抚淮河两岸,访查民间疾苦,让人民知道君王对他们的关注,也可增强他们怀念北方的心意,如果曹虎是真心归降,我们没有把握时机接应,机会一旦错失,恐怕永不再来,必定让诚心回归的人寒心。”
任城王拓跋澄说:“曹虎既不肯派人质,而使节也没有再来第二次,他的欺诈行为至为明显!
况且从代郡南下的百姓,多数心怀故土,好不容易扶老携幼走到洛阳,既没有一间房舍可以居住,又没有一罐谷米可供食用,眼看冬季将要结束,春耕就要开始,正是千百栋家屋都要兴建,多少人力都要投入田亩的季节,却驱逐他们身披铠甲,手拿武器,这可不是圣明君王前歌后舞的军队。
退一步讲,我们的前锋部队已经出动,对曹虎的归附并不是不作接应,如果他真心投降,等到平定樊城,然后陛下的圣驾再乘势出发,仍不算晚。然而现在要轻举妄动,如果空手而返,恐怕会严重损害皇上威望,增强盗贼的声势,不是有益的决策。”
拓跋宏瞬间黑脸,正待发作,最高监察长穆亮不失其时地表示应该继续前进,其他许多官员也都表示附议,拓跋宏随即转怒为笑,说道:“看来大家都认为应该继续南征了。”
拓跋澄质问穆亮说:“你们在外面的时候,看到竖起军旗,颁发铠甲,脸上挂满了忧虑,私底下谈话也都说不希望南征,为什么却在皇上面前说出赞成的话!当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哪里是高级官员应有的大义、国家栋梁应有的规范!南征如果把国家带入危险的境地,都是你们的责任!”
李冲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叹道:“任城王真忠臣也!”
拓跋宏白了他一眼,不紧不慢地说:“任城王认为赞成我的都是谄媚,要我说那些不赞成的,也未必全都一腔忠诚,古人说小忠是大忠之贼,莫非正是指此。”
拓跋澄说:“我虽愚昧,但目的只在为国家谋福利,陛下说我是小忠,不知道什么才是大忠?”
拓跋宏不作理会,重申了南征的大计,下令继续行动。
12月21日,南征大军正式从洛阳出发,北海王拓跋详出任副行政长官,主管留守朝廷,李冲兼任副行政长官,一同镇守洛阳。禁宫首席侍从长崔休出任左秘书长、赵郡王拓跋干出任全国各军区总司令长官,与始平王拓跋勰一起率皇家子弟军,保护皇帝安全。
大战一触即发,萧鸾也在紧急动员,派镇南将军王广之为司州军区司令官,首都西区卫戍司令官萧坦之为徐州军区司令官,右副行政长官沈文季为豫州军区司令官,分别率各州武装部队抵抗北魏。
495年正月29日,拓跋宏率大军渡淮河南下,不日抵达寿阳,号称30万大军,铁甲骑兵前后相接。
2月5日,拓跋宏登临八公山,想到当年前秦与东晋之间的大战,不由感慨万千,特别作诗留念。中途遇到暴雨,拓跋宏让撤去伞盖,与士卒同时淋雨,还亲**问生病士卒。
大军很快抵达寿阳城下,拓跋宏派人呼唤守城军,萧齐丰城公萧遥昌,让军事参议官崔庆远前往与魏军交涉。
崔庆远说:“大军为什么突然压境?”
拓跋宏说:“当然是有缘故,你要我直言不讳,还是隐瞒事实,吞吞吐吐?”
崔庆远说:“并不知你的来意,所以无所谓隐瞒吞吐。”
拓跋宏说:“萧鸾为什么废黜皇帝而自己登位?”
崔庆远说:“废黜昏君,另立英明,从古到今,并不仅此一例,有什么地方使你如此大惑不解?”
拓跋宏说:“萧道成的子孙现在何处?”
崔庆远说:“七位亲王一同作恶,已经受到国法处置,其他20多位亲王,有的在朝廷身居要职,有的在地方担任方面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