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自从取代东晋,另立新的政权,为了营造更加稳定的国内环境,便临时与北魏达成和解。拓跋嗣倒也乐得这种局面,所以在刘宋建立之初,双方使节往来不断。
可是当刘裕的死讯传开,拓跋嗣内心深处的野兽立刻蠢蠢欲动起来。
刘宋的殿中将军沈范奉命出使北魏,刚好到了离开的时候,刘裕死讯传来,拓跋嗣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对刘宋动武,于是派骑兵把沈范追了回来,加以囚禁,正式向刘宋宣战。
决定做好了,但具体行动仍需好好盘算,拓跋嗣的意思是想夺取黄河南岸的洛阳、虎牢、滑台三座城池,然后再步步南下。
白马公崔浩劝他说:“陛下不认为刘裕是个暴发户,接纳他派遣的进贡使臣,而刘裕对陛下也十分恭敬,不幸他现在去世,而我们趁其大丧,出兵讨伐,即使得手,也不是美事。
何况以今天国家的实力,不可能一举平定江南,只落得个伐丧的恶名,我内心认为陛下不应该这么做。
我的意思是派人前往吊丧,慰问孤儿寡妇,同情他们的灾难,让我们的仁义名声传播天下,长江以南将会不攻自服。
何况刘裕刚刚去世,党羽还很团结,大军一旦压境,他们一定同心合力抵抗,我们未必能成功,不如稍稍延缓,等到他们权臣之间争权内斗,变化和灾难定会发生,然后再派将领出征,士卒可以不费辛劳就收取淮北土地。”
拓跋嗣不以为然地说:“刘裕利用姚兴之死的危机,灭掉秦国,我为什么不能利用刘裕之死的危机灭掉宋国?”
崔浩说:“不然,姚兴死后,儿子们拼命内斗,才有了刘裕的可乘之机,现在江南没有半点风吹草动,我们能利用什么?”
拓跋嗣执意不肯接受,加授最高监察长奚斤:假节、兼晋兵大将军、代理建康京畿卫戍总司令,率领宋兵将军、交州督导官周己,以及吴兵将军、广州督导官公孙表,向刘宋发起进攻。
大军将要出发,高级将领们在监国拓跋焘跟前举行了军事会议,讨论应该先攻城还是先略地。
以奚斤为首的鲜卑官员都主张先攻城,崔浩这个深处异族包围的汉族小伙,打定主意和鲜卑人死磕到底,反驳说:“南方人擅长守城,从前苻家进攻襄阳,一年有余都未能攻克,现在用大军攻小城,如果不能马上攻克,势将损伤兵力,敌人气势正盛,可以慢慢增援,我们却陷于疲惫,这是极危险的办法,不如分派出军队,夺取土地,以淮河为界,委派郡县长,征收田赋租金,把洛阳、滑台和虎牢,隔在我们大军后方,他们对南方的救兵已绝望,一定沿黄河向东撤退,否则就成了我们兽园里的战利品,何必担心没有斩获。”
说得合情合理,但此时朝中几乎所有人都支持攻城优先,拓跋嗣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北魏南征军终于选择先攻城池。
崔浩早在刘裕讨伐后秦时就已展现出自己的大才,对战场形势和大局的预测分毫不差,深受拓跋嗣的信任,当然就免不了遭受鲜卑贵族的忌恨。
北魏毕竟是个鲜卑政权,崔浩这个汉人偏偏那么受重用,无论哪个鲜卑大臣都觉心里不爽。
偏偏崔浩不但才华出众,长相也是惊艳四方,皮肤白皙,五官端正,是个名符其实的美男子,更让那些五大三粗的鲜卑汉子心生怨恨。
拓跋嗣固然信赖崔浩,可也架不住周围的流语谗言,大家都在说崔浩阻挠大军南下,是怕同胞被杀,用心极其险恶,拓跋嗣多少也受到蛊惑,更何况他早就想和刘宋一较高低,趁着刘裕刚死、新君年幼的绝佳机会,说什么也要搏一搏。
南征军如期出发,奚斤率步骑兵二万人,渡黄河南下,在滑台以东扎营。
此时刘宋的司州督导官毛德祖,正镇守虎牢,东郡郡长王景度,向毛德祖求援,毛德祖于是派军政官翟广等人,率步骑兵三千人,前往协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