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虽然也好杀,但还不至于每天凶器不离身,除了早年间在沙场征伐,后来也很少亲自动手杀人。
毛德祖败退不久,赫连勃勃便北返统万,刘裕于是任命堂弟、彭城郡长刘遵考为并州督导官,兼河东郡长,前往抢夺蒲阪,又调回荆州督导官刘道怜,担任徐兖二州督导官,接替刘遵考,负责彭城防卫,再任命刘道怜的儿子、南郡公刘义庆为豫州督导官。
刘义庆和刘义符这些人年纪相仿,随着刘裕大伯的发迹,他的身份也变得金贵起来,身为典型的富二代、官二代,从小就没吃过苦,更是年纪轻轻就进入权力中央,后来掌管了皇家图书馆,养成了对文学的爱好,利用得天独厚的文献资源,当官的同时,开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文学创作上面,虽然政绩一般,但一部《世说新语》足够奠定他在文坛的位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这本书在当时看来或许只是富家公子无聊的时候搜集前人的有趣言行,用以打发时间,但千百年过去,其意义就不单是打发时间那么简单了,对于后人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各种奇闻轶事,窥视当时上流人士的生活,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现在看到的有关这一时期的文学典故,基本上也都是出自刘义庆团队之手。
黄河下游地区虽仍在控制之中,但因为无险可守,其实比较脆弱,胡夏或是北魏,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将其吞并,刘裕对此了然于胸,其主要精力也并没有放在这上面。
那放在哪里?显然是篡夺大权了。
大功告成之前,刘裕还打算让儿子们再磨练一番,准备让世子刘义符担任荆州督导官,让徐州督导官刘义隆担任司州督导官、镇守洛阳。
中军将军府高级军事参议官张邵对此持不同意见,进言道:“世子是储君,担负维系四海人心的重担,不应调到外地。”
刘裕很听劝,改派刘义隆为荆益宁雍梁秦六州军区司令长官、西翼禁卫指挥官、兼荆州督导官,另让南郡郡长到彦之,担任南蛮保安司令官,张邵担任军政官、兼南郡郡长,冠军将军府人事官王昙首,担任秘书长,北徐州参谋官王华,担任西翼禁卫指挥部军事参议官,一同辅佐刘义隆。
刘义隆到底还太年轻,总部各项事务全由张邵裁决。
这几人也成了刘义隆的心腹重臣,在未来都将扮演关键角色。
王昙首是王弘的弟弟,刘裕特别告诉刘义隆说:“王昙首稳重有器度,是宰相之才,你每件事都要向他请教,定能获益良多。”
刘义隆铭记于心,而王昙首确实不负所托,以后会为主子立下汗马功劳。
此间事了,其他任何事都变得风轻云淡,刘裕已经把全部心思投入到篡位的各项工作中去了。
神秘预言书仍旧是做这种事的参考资料,刘裕从上面得知在昌明之后还有两个皇帝,即不宜直接从司马德宗手里抢夺帝位,于是派主任立法官王韶之,联合司马德宗的左右人员,密谋将其毒死,然后改立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帝,再让司马德文进行禅让,以应预言书的预测。王韶之是王敦堂弟王廙的曾孙。
当年简文帝司马昱倒是看到了不同的内容,预言书上说晋国政权,将尽于昌明。
司马昱的小老婆李陵容怀孕时,梦到神仙告诉他,将来的儿子别名应叫昌明,等到分娩时正值东方渐亮,所以就真的起名为昌明,而正名司马曜反而不怎么用。
司马昱联想到预言书上的话,不禁痛哭流涕,但东晋的朝局哪用预言书上分析,皇权旁落其实由来已久,包括司马昱在内,都只是傀儡而已,真正意义上的晋国政权早就没了。
司马德文一直服侍在哥哥身边,饮食睡觉都不离开,所以王韶之等了好多天都没下手的机会,恰巧这天司马德文患病了,不得不出宫疗养,司马德宗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418年12月17日,王韶之唯恐投毒出现意外,干脆用衣裳扭成绳索,在东堂把司马德宗勒死。
37岁的白痴皇帝就这样结束了他这浑浑噩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