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都没打,吴军只光挑衅,眼见成功地引来国书等齐军,胥门巢居然二话不跑地便逃了?
胥门巢既然带头逃跑,吴军自然不会干等地送死,亦都嗷嗷大叫地辙退!
国书目瞪口呆地望着眼前的情景,简直转不过弯儿:甚么情况?吴军莫名其妙地退军了?……他们是因自己的关系吗?原来他的影响力……已经如此之强了么?
不得不说,国书想多了!
国书再怎么厉害,亦只是国氏家族的子弟,但与国氏家族的族长国夏相比,亦被甩了好几条街。
“将……将军……要不要追击他们?!”公孙夏激动地大喊。
闾丘明也跺脚,直指正在辙离的吴军,叫道:“追击!追击!追击!……”
声音之尖利,都快把国书的耳朵给震袭了!
但这不是最严重的。
最严重是的是:这位闾丘明显越界统战都没发令,他一个副将的,竟敢擅自下令,指手画脚!
似是意识到闾丘明的行为,国书沉下脸来,狠狠瞪了闾丘明一眼。
此处无声胜有声:假如国书直言地骂闾丘明,恐对降低自身的威言!
并且,只要闾丘明拥有自知之明,就不会再来犯错!
果不其然,闾丘明愣了一愣,涨了脸,惭愧地朝国书鞠躬。
国书微微一笑,颔首谅解了闾丘明。
“将军,还要不要追击他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公孙夏径直地改口,“这是好机会啊!他们主动认输……”
吴军若是主动投降,那该多好!
可惜,这不可能!
国书也就随便地想一想。自信心亦爆发,应道:“好!全军出动!”
国书大喊大叫。
国书首战的胜利,给国夏带来巨大的惊喜:有谁能比本家子弟“一战成名”,来得更加喜悦?国氏家族……后继有人啊!或许,说国书一战成名,略有夸张,但见国书领兵,将吴军击败,的确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儿,以至于国夏忘情地喊道:
“今晚大伙儿吃肉痛快地,管饱!……”
权当庆祝!
毕竟齐军打了胜仗!
作为本次负责指挥的将领,国书受到一众同僚的吹捧,众人赞不绝口道:“将军真厉害!你击退了吴兵!”“不愧是国氏家族的子弟,当真了不起!”“将军很善调度,宛如统帅亲临一般,让人安心!”“下次参战,也加上俺罢!”……
至于陪同国书参战的陈书和东郭书,亦一脸荣幸,满脸得意,端得神采飞扬!
仿佛这次初战,亦有他们的功劳!
田恒嘴角抽了一抽,不知该怎么劝说众人冷静冷静,尤其是当他瞧见晏慈也附和的时候。
晏慈啊晏慈,你的原则呢?说好的,不与那群庸才们“同流合污”呢?
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田恒本想放下身段,但见晏慈跑去“讨好”国书,他自己反倒矜持了起来。
……不知为何,田恒总觉国书此战的胜利,太有水分。
归其原因……
不太好说
但由国书来讲,八成是田恒嫉妒了!
……田恒抿了抿嘴,生怕众人误会,便紧紧地闭上了嘴巴,来个默默围观。
也许田恒打仗经验有限,但他真的感觉……
齐军上上下下,是不是太过自负了一些?
这才开打,国书就被好几个谄谀之将奉为“国夏第二”,只差没说“大司马再世”、“姜太公再世”了!
好歹吴国是军事大国这次孙武虽没过来,吴王夫差却亲自来了:吴王夫差的军事能力,应该不比孙武差罢?……尽管不太清楚为何吴国没能打赢齐国,但那战斗亦不是吴王夫差现场指挥罢?
有心想要提醒国夏等人,田恒又觉自身想多了:能打胜仗是挺开心,若他再说当心吴军偷袭之类,恐会引人笑话罢?
思量片刻,田恒收敛哂笑,露出真诚的笑容,与众同欢!
顺便暗地拽了一把晏慈,略有埋怨晏慈为何那般善变。
晏慈大口大口地吃肉,大笑道:“今日旗开得胜,就该畅快地高兴,明日再烦明日之事管那么多干嘛?!”
田恒目瞪口呆地看着晏慈,接不上话来:啊~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随后,田恒也痛痛快快地吃肉,又叫又嚎,与周围的齐兵们笑作一团,与平日彬彬有礼的贵族气质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