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丞见叮着他,忙说,禀告平章大人,陛下此病来得颇为怪异,既未伤风受凉,食物也没问题,可就是不停的泻,脉象微弱而又沉远,恐非吉兆。
韩侂胄正要说话,宫女来请:韩大人,官家请您进去说话。
陛下,好一点了吗。见皇上病重,忧伤、痛苦之情溢于言表,皇上望了他一眼,又合上了,无力地说,韩爱卿,册立太子。
陛下,立卫国公为太子?
皇上仍闭着眼,点了点头。好,微臣这就去办。
退出来,他对太医丞说:把你们的太医都找来,想尽天法,也要将皇上的病医好,否则,你们都没有好果子吃。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皇帝也不例外。赵扩自十八岁成婚以来,与六位后妃,先后生下九子三女,都幼年夭折,无一存活。庆元六年,经诸位大臣建议,收太祖十世孙赵与愿为养子。当时,越英侯赵希怿居浙江青田,共有三子,赵与愿居中,只有六岁。赵扩赐名为昕,封福州观察使。
当皇上下诏要赵与愿入宫的圣旨到达青田时,青田县城热闹异常。赵希怿一家在新市巷迎候,举行隆重的接旨仪式:全家跪在香案之前,恭听钦差宣读圣旨。为增其声威,皇帝赵扩除依照规定礼仪外,还特别颁赐宝幢二面。当日,龙旗黄伞簇拥着赵与愿,从新市巷赵家府邸出来,吹吹打打,浩浩荡荡,沿着新市巷外的长街游行,于是这条街就被百姓改为“宝幢街”。而赵家接圣旨的地方通往赵府那不足百米的街巷被称作“圣旨巷”。不久赵家迁往临安铁治岭,再过了几年,赵家又迁往了吴兴归安镇(今浙江湖州)。
赵昕十岁时,拜为威武军节度使,封卫国公,听读资善堂。
本来,皇帝年纪并不老,收养子只是个权宜之计,如同民间的押子一般,希望借此,能生下存活亲子。哪知,情况并不如人意。皇后杨桂枝生完一子后,再不生育,曹贤妃自一女婴夭折后,几年也不见动静,其他妃子美人夫人,也没有消息传来。
按部就班,颁布诏书、祭告天地祖宗、册封典礼依次进行,十四岁的卫国公赵昕加封为荣王,拜开府仪同三司,正式立为太子。
一切均在五天内完成,当太子荣王戴太子冠冕,前来御榻拜见皇上时,赵扩的病奇迹般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