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论道(2 / 2)

“欲望。”凌轩思虑一会后回答道。</p>

真禅:“如何舍下欲望?”</p>

凌轩:“欲望一定是恶吗努力追求自身所欲,为何定欲为恶?那么何者又是善”</p>

真禅:“难以克制、为其奴役,荼毒众生,此为恶;尘无染心、澈清我志,引渡众生,此为善。”</p>

凌轩:“若他人不愿,又如何”</p>

寒风不语,白雪无凛。</p>

两人同时沉默,引度众生这也真禅来此的目的,而至今为止也未有一人听从。</p>

若他人不愿,又如何?</p>

这也是真禅的心中执念,又如何?又如何?</p>

凌轩也不语是因为当初子羽与真禅论道时。</p>

子羽不听从真禅的真理大道,被他冠于“邪魔歪道”的称号。</p>

并且还要用他的“真理大道来收服。”</p>

凌轩也是真怕这真禅论道处于下风是突然蹦出一句“邪魔歪道,本圣王要用真理大道来收服。”</p>

打不过是硬伤~。</p>

再着凌轩还需真禅的帮助解决功体问题。</p>

一须臾后,凌轩见依旧沉默的真禅,反问道:“神者可知天命!”</p>

真禅:“何为天命?”</p>

凌轩:“天命是生者在世当为之事,众生皆有天命。有怎样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天命,便是知命与不知命的区别。”</p>

真禅:“天命何来何去?”</p>

凌轩:“天命不过因果。来是自然,去也自然。”</p>

真禅:“那何为因果?”</p>

凌轩:“神者来此传道即是因又是果,是种千万生灵传道之因,也种未来千灾万劫之果。</p>

因果一种,便有后人承接这份天命。成就天命是因果,不成就也是因果;差别成就是善因,不成就是恶果。如此而已。”</p>

真禅:“若吾回归神域,人间疾苦杀戮贪婪以致亿万生灵而亡,这份天命又当如何?”</p>

凌轩:“不如何,人间疾苦杀戮残暴乃是无数恶业所累,神者一念为恶,是为这份恶业加上最后丝微的重量。”</p>

真禅:“吾一人之念,引致众生受害,如此公平吗?”</p>

凌轩:“公平。”</p>

真禅:“如何说?”</p>

凌轩:“有一贾者搬米上船,至九百九十九斤,而船稳水平。贾者最后再放上一斤,此时舱破船沉,是最后一斤米,害了整艘船吗?”</p>

真禅:“哈哈哈,多谢阁下为吾解答困惑。”</p>

凌轩:“神者不惧艰险来此传道,为众生受苦,才是慈悲。</p>

愿神者能明心无染澈净我志,引领众生归路返途。”</p>

终于论道完了,凌轩叹息一口气息,引出不少白雾。</p>

看来此刻真禅圣王还没有被恶禅影响很深,不然找就被当成邪门歪道一个金巴掌就过来。</p>

当然最重要还得是在以前打游戏时不忘看看霹雳布袋戏,没想到在此与真禅圣王论道时排上用场。</p>

不然就是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悲苦。</p>

其实真禅圣王本就知晓如果解决“他人不愿”的问题。</p>

凌轩只不过是稍微点醒梦中真禅,他本人也说了“尘无染心、澈清我志,引渡众生”。</p>

凌轩最后的回答异同“明心无染澈净我志,引领众生归路返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