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等陆游,经过先生的点醒,白野试图改变与人相处之道。</p>
赵鼎已经上衙处理政务,正厅中,白野和赵颖商议民报的具体细节。</p>
赵颖有些着恼,从不施粉黛的她今日特意描眉画红,头插步摇,可眼前之人却不曾看一眼。</p>
这却是错怪白野了,那是不想看么,是不敢,难道要当面表演一次滋鼻血么...</p>
白野不懂风情,白榆却看得欢喜,赵家姐姐怎生的这般好看哩?了不得,了不得,自己多看几眼是不是也能漂亮些。</p>
“务观,你过来!”眼尖的白野看到进来的陆游。</p>
“见过师姐,师兄。”陆游不喜欢白野,总是瞧不起人,本想溜走,却被叫了回来。</p>
“前些时日,我教汾儿算学之时,你曾言算学乃是小道,今日且问你,何为大道?”</p>
“文则治世理国,武则收复沦陷故土,方为大道。”陆游不卑不亢,目光灼灼的盯着白野。</p>
“那是志向,如何收复故土?”白野轻蔑一笑,继续追问。</p>
“自然是整军修武,积极北上,虏人只是一时之凶,岂能长久。”</p>
“如何整军?”</p>
“招募乡野青壮,加强军备,整肃军纪,便如岳家军那般,何愁不可收复失地!”</p>
说实话,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能说出这番话,白野还是佩服的,却是忘了他自己也才17岁。</p>
白野缓和着语气,尽量显得平和的开口,</p>
“你可知一支箭矢造价几何?”</p>
“不知,这与北伐何干?自有军器局督造。”陆游不解。</p>
“一支标准的箭矢,分箭镞,杆,羽,尾四部,打造一支完整的箭矢约莫七八十文,姑且算其70文,两千弓手,五轮齐射,是多少钱?”</p>
“这...”陆游一时语塞。</p>
“一万支箭,70万文!”一旁的白榆举手跳脚,高兴的答道。</p>
“没你的事。”白野没好气的说道。</p>
“哦...”白榆失望的站回一边,往常郎君不都会夸奖的么。</p>
赵颖白了眼殃及池鱼的白野,拉过白榆小声安慰。</p>
“700贯!这还仅仅是小战事,你可知我朝仅购马匹,需钱几多?”</p>
“匹马,钱200余贯。”陆游有些羞愧的开口,竟然算不过一个丫头。</p>
“一万匹军马,200余万贯,不过5000骑军,虏人更是一人三马,我朝一年赋税尚不足2000万贯。”</p>
白野喝了口茶,继续给陆游算账,</p>
“买马途中的人吃马嚼,又是多少银钱?我朝养一名正军每年需50贯,15万禁军便是750万贯,厢军要不要养?</p>
满朝文武的俸禄要不要发?若哪个州县出了灾情,是否需要救济?</p>
救国,北伐,哼,说得轻巧。”白野放下茶盏,不再看他。</p>
其中自然有夸张的成分,比如,箭是可以捡回来的,也可以缴获,也有经年累月的积累,但是其他方面却是大差不离。</p>
募兵制太费钱,没办法。</p>
“何为救国大道?”陆游有些迷茫,这些都是书上没有读到过的东西。</p>
“朝廷如今的最大困境为何?”</p>
“虏人?”陆游试探性的回道。</p>
“再想!”</p>
“赋税?”</p>
“如何解决?”这就是白野的办法,找到问题,再层层逆推。</p>
“无法解决,若再加重赋税,百姓几无活路。”陆游出身很好,对于时政还是有所了解的。</p>
“若税率不变,如何增加朝廷收入?”</p>
“增加百姓收入?”</p>
白野笑了,“你找到救国之道了。”</p>
陆游一时反应不过来,总觉得被带到沟里了。</p>
白野自知有些诡辩了,朝廷收不上税,主要是大部分财富都在士大夫以及乡绅土豪手里,而这却又恰好是赵宋的基本盘,动不了。</p>
至少暂时动不了,哪怕把赵构换成李世明也一样。</p>
说好听点是不破不立,到时天下大乱,最苦的,依旧是底层百姓。</p>
什么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纯属瞎扯淡。</p>
就说那唐代张巡,明知不可为而孤勇抗争,不死不休。</p>
唐玄宗有他是幸事,因为国,保住了。</p>
至于张巡是英雄还是魔鬼,白野觉得,谁都没有资格去评价,只有城中那几万百姓,才真的有资格。</p>
眼下的情形,虽然不如那样残酷,可又能好到哪里。</p>
白野不想当什么英雄,没有那样的觉悟,他只想百姓过得好些。</p>
“我不会...”陆游有些赧颜。</p>
“那就跟我种地去!”</p>
白野收拾好情绪,大步出门。</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