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倾巢而来决胜负驻跸之战凶万分(1 / 2)

 唐朝和高句丽在安市城针尖对麦芒,这是关系双方国运的一战。

六月二十,李世民率军至安市北,人不留行,马不停蹄,立即开始进攻。

盖苏文反应也极为迅速。

六月二十一,盖苏文派遣高句丽北部大酋高延寿和南部大酋高惠真,率领高句丽,靺鞨联兵,总计十五万,增援安市城。

双方亮出底牌,成与败,在此一战。

十五万增援,应该就是高句丽所能召集的绝大部分正规军,也是他们的家底了。

但这种倾国而来,倾巢而出的行军,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李道宗一眼就看清楚高句丽的虚实,他提出一个非常激进的大刀剜心战法。

李道宗准备奇袭高句丽的国都平壤城。

他向李世民进言说:“高句丽倾国以拒王师,平壤之守必弱。愿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根本,则数十万之众,可以不战而降。”

非常奇怪的是,李世民并没有回应。

或者,当时李世民并不是不想采纳李道宗的建议,而是他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心神失守了。

或者随着战线的推进,李世民的心中,可能第一次产生了后悔和惧怕。

高句丽太能打了,这种强悍和坚韧,远远超过他的预料和估计。

他陷有些期待的击溃高句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想法,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丝的可能。

至少现在,唐军孤悬安市域外,在人数和后勤上,已经处于绝对的劣势。

据《隋唐嘉话》和《唐语林》的记载,当大唐军队看到高句丽和靺鞨和联军,连绵四十里,军容鼎盛时,李世民平生第一次露出惧意和退意。

以李道宗这种大胆剜心的战法,如果是在中原时,李世民必然早就支持进行,甚至可能亲自带队。

但当时当日,李世民并未回应。

当李世民从辽东撤军,回到长安城后,他和李靖谈论起此次征伐的得失,还是久久没有释然。

他疑惑不解地问李靖说:“吾以天下之众,困于小夷,何也?”

李靖显然早就研究了此战的利弊得失,他莫测高深地回复说:“此(李)道宗所解。”

李世民转头向江夏王李道宗,他这才说出当日,想以五千劲卒直取平壤的计划。

李世民怅然若有所失地说:“当时匆匆,吾不忆也。”

可见此一时,彼一时也,高句丽境内的李世民,已不再是中原大地之上,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李世民了。

在高句丽,他在战场之上的心理,已经完成了由战神李世民到大唐皇帝的转变。

纵使那年犹可胜,可惜当时已惘然。

天下,是属于年轻人的。

但至少当时,李世民心中虽然畏惧,但他依然是大唐军队人人信仰和尊奉的神,也是大唐军队的灵魂所在。

他依然可以指点江山,谈笑用兵。

李世民宝刀犹未老。

对于高延寿和高惠真的援军,李世民好整以暇地指出了,他们有上中下三种应对方式。

“引兵直前,连安市城为垒,据高山之险,食城中之粟,纵靺鞨掠吾牛马,攻之不可猝下,归则潦为阻,坐困吾军,上策也。”

这确实是一条上上之计,也是对付中原王朝军队的不二法门。

此对策和高句丽军中老于故事的老军头的看法,也完全一致,他们在无数战斗中,早就总结出坚壁不战,待敌自溃之道。

李世民接着侃侃而谈,“拔城中之众,与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来与吾战,下策也。”

但自古以来,上策为下策,取下策者最多。

高延寿再一次诠释了这一条真理。

他仗着自己兵精将勇,人数又占据绝对的优势,引军直进,准备和李世民决战。

这正中李世民下怀,他生怕高延寿改变主意,特意派出东突厥降将阿史那社尔许败不许胜,率领千骑人马当诱饵。

高延寿即使明知道是讲,他也一定会上当,因这他既对自己的联军抱有绝对的信心,也根本不知道李世民真正的厉害。

事实上,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远远不象李世民表面所说的那么轻松。

阿史那社尔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刚交兵,他就假装败退,并且戏演得非常逼真。

在旁边观战的高句丽放下心来,互相传递信息说:“易与耳。”

这导致了高延寿心态上的完全放松。

他本来连营扎寨距离安市有四十里之远,但现在发现胜利可期,竟然放松警惕,直接将战线推进到离安市城八里之遥。

这种心态上的放松和轻视,将让高延寿一败涂地。再无卷土重来的可能。

只一仗,高延寿就输尽底牌。

和高句丽军内轻松的氛围相比,唐军战阵之内,士气就要高昂激越得多。

这也许源于李世民高明的激励手段。

他是情绪激励大师,在开战前,以自己战无不胜,绝对的自信感染了整支军队,唐军对李世民有种盲目的自信,因为李世民纵横半生,未尝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