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自作死必死无疑,欲求活岂无活路(1 / 2)

 皇太子李承乾的属官,都是当代名儒,是王佐之才,却不是争霸之士。</p>

这和魏王李泰一系官僚孜孜求进,大不相同。</p>

其中道理,不言而喻,太子是帝国将来的皇帝,其师傅们自然需要教导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究名重言顺,以德以功以名为重。</p>

但魏王李泰以四子的身份,想要夺嫡,就需要长于政治,融汇八方的干练官僚。</p>

况且,李承乾的师傅们,都是由李世民指定,以辅佐太子成为未来合格的皇帝而言,李世民确实安排了当世最优的老师,可以让李承乾耳濡目染,功德日新。</p>

可惜,李承乾终究不是那个可以托付天下的人。</p>

他得人而不能用,可谓失人。</p>

太子左庶子是大名鼎鼎的于志宁。</p>

他是北周太师于瑾的曾孙,于志宁在李渊入关时,率领乡党归降李渊,是元老级别的旧人。</p>

他也是李世民时代的十八学士之一,虽然他只是文士,但在李世民心中占有特殊的位置。</p>

有一次,权贵们欢聚内殿,李世民没有看见于志宁的身影,心中大感奇怪。</p>

左右侍臣如实上奏说:“敕召三品已上,(于)志宁非三品,所以不来。”</p>

李世民并不是个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即召来于志宁,特别允许他参与宴会,并且当场加授他为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p>

李世民推诚布公地对于志宁说:“古者太子既生,士负之,即置辅弼。……今皇太子既幼少,卿当辅之以正道。”</p>

皇太子的左庶子,职责重大和压力等身,一般都会成为新朝皇帝的核心大臣,可见在李世民心中,于志宁足以托付家国。</p>

这是一种巨大的荣耀,也是李世民对于志宁的心理定位。</p>

于志宁没有辜负李世民的重托,他尽心尽力教导李承乾,或者是觉得李承乾过于不上道,于志宁便走了一条曲线规谏的路。</p>

他写了一本书,叫《谏苑》二十卷。</p>

当然,于志宁也不仅仅只是写写书,对于李承乾的错误,他也一样明确指正,以不负李世民托付之义。</p>

但李承乾孺子不堪教,也太不上道了。</p>

即使再加上一个大儒,也依然白费力气。</p>

当世大儒,魏晋南北朝经义集大成者孔颖达,写出了传世之作《五经正义》,一改版本繁多,经义错漏,歧义丛生的弊病,成为后世读书人的格式化范本。</p>

他是李承乾的右庶子,虽然尽力规谏,多所讽喻,也无济于事。</p>

李承乾依然我行我素。</p>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p>

李承乾所做所为,太子府中人看在眼中,很多人怕说多错多,惹怒李承乾,为了免祸,他们开始明哲保身。</p>

规谏既然不顶用,那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李承乾胡作非为。</p>

或者这也是一种免祸之道。</p>

这种理念的代表是令狐德棻。</p>

他是二十四史中《周书》的主修者,实际上,他参与二十四史中八史的编撰工作,是当世知名的大家。</p>

但他近距离看到李承乾的倒行逆施之后,身为太子右庶子,竟然无只言片语进谏。</p>

天道有轮回,自保虽然是一时之计,却非长久之策。</p>

在李承乾事败,太子之位被废,太子府人员,被秋后算帐时,于志宁被免于苛责,但令狐德棻等却被免职。</p>

可见天理公道,自在人心。</p>

但不处其境,不承其压,也无法苛责于人。</p>

因为李承乾不仅离经叛道,他还准备大逆不道。</p>

如果说李承乾以往所做所为,已经失去李世民的信任,也伤害了李世民作为一个父亲的心,但父子之情,家国之事,并没有绝对恶化,也不一定就被判了死刑。</p>

从当时情势来看,李承乾太子之位虽然岌岌可危,但李世民还想再救救他,再给他一次机会。</p>

这可以从李世民任命魏征为李承乾的太子太师就可以知道。</p>

当时,朝廷之上,已不仅是潜流暗涌,兄弟夺嫡之争,已经表面化了。</p>

李世民心中通透,知道事情一旦开始,可能又是家庭之内,血缘之亲的一场残酷杀戮。</p>

他自己就是通过军事政变登上皇帝之位,已经经历了足够多的腥风血雨,也背负上杀兄屠弟的千古骂名,如果自己的儿子们再来一次,那他李世民,将如何自处,千年青史,又将双何落笔?</p>

李世民心中感到极端的烦闷,他准备以实际行动来平息这场风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