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患难易共富贵难,女子小人实难养(1 / 2)

 现在到了分蛋糕的时候了。</p>

李渊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创建了一份偌大的家业。</p>

奋斗时,大家齐心协力,艰苦创业,但江山打下来了,谁来坐,就成了一个问题。</p>

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p>

李渊是大唐帝国当仁不让的皇帝,李渊的嫡子只有四个,三子元霸早死,只剩下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三人有资格继承皇位。</p>

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李建成是嫡长子,是自然而然的太子,李渊百年之后,他就是新任的皇帝。</p>

但太子之立,还有一种说法,叫立嫡以贤。</p>

这就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贤或不贤,每个人的看法都不相同,李唐从上至下,都认可李世民是贤人,是雄才,是勇将,或者也会是一个可能的皇帝。</p>

李建成也这样想。</p>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本人也这么想,实际上,他也很早就这样做。</p>

这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太子只有一个,谁最终是李渊合法的继承人?谁又会是那个君临天下的大唐帝国的皇帝。</p>

立长还是立贤?</p>

历史上,相似的情况,无数次腥风血雨早已不断重复上演,隋朝杨广杀父屠兄,血还未冷,但李唐现在的情况似乎更加严重。</p>

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之间,为了此事,不止嫌隙已成,更是势成水火。</p>

似乎只有一方彻底倒下,才可能了此困局。</p>

李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p>

他不能放弃任何一方,换句话说,彻底清理掉哪一方,都是他无法承受之重,但他相信,自己在世之日,或许可以维持平衡,或者这种平衡,也是政治本身的精义。</p>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和稀泥,祈祷事情不要变得最糟。</p>

但世上之事,你怕什么,就会来什么。</p>

李世民兄弟太子之争,终于到了无法收拾的时候了。</p>

也是再也没法逃避的时候了。</p>

他们两兄弟之间,直接的矛盾,在李渊刚刚入主关中时,并不突出。</p>

那个时间,李唐政权属于草创阶段,风雨飘摇,四面都是敌人,生存都是问题,需要人尽其才,艰苦创业。</p>

在奋斗的阶段,很掩盖直接的利益冲突。</p>

但李世民势力发展太快,大有一骑绝尘之势,作为老于政治的高手,也是他亲生的父亲,在李世民龙潜之时,就已经有了某种担心。</p>

李甚至为了应付来日大难,曾经接受裴寂的建议,以一种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亲看完李世民的大臣刘文静。</p>

剪除刘文静事件,是对李世民的第一次敲打。</p>

也是李渊第一次尝试平衡两个儿子的力量,但事情很快失去控制。</p>

河南山东的战事非李世民不行,而李世民也凭此建立了无法抹却,不容否认的天大功绩。</p>

那是足以照耀千古,流传百世的传说。</p>

甚至作为李唐的国主,李渊也只能创造出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官职——天策上将,去奖励安抚和肯定李世民的功绩。</p>

但力量的发展,和李世民的野心,成正比膨胀。</p>

李世民代表的秦王系和李建成代表的太子系的矛盾,在平定洛阳之后,已经表面化了。</p>

这涉及到李世民某种天下为公的想法,也是他开始觊觎太子之位的实际显现。</p>

但李世民要面对的是整个朝廷,除了他在外征战时掌握的军队,他的胜算似乎并不大。</p>

因为,他得罪了一些不该得罪的人。</p>

攻克洛阳,涉及到巨大的利益分配。</p>

因为分赃不均,首先引发了李世民和后妃系统的矛盾。</p>

洛阳富甲天下,围城之战,时日既长又过于惨烈,为了激励士心,李渊给李世民吃了一颗定心丸。</p>

他将洛阳许给李世民,“克城之日,乘舆法器,图籍器械,非私家所须者,委汝收之;其余子女玉帛,并以分赐将士。”</p>

李世民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建立不朽功勋之后,也需要洛阳的财富维系他在军队系统的影响和正常的管理。</p>

但后妃党一样虎视眈眈。</p>

她们的力量,在李渊的晚年时期,已成为一股强大的,足以左右朝局的势力。</p>

自成李渊的原配窦氏死后,他开始放飞自我。</p>

尤其是入主长安,一切顺风顺水之后,李渊更是展示了惊人的繁殖力。</p>

光是儿子,他就生下了二十来个,毫无疑问,他宠爱的后妃也数不胜数,和所有的后宫一样,妃子们为了自己将来的发展,竞相投资和结交未来的皇帝,那就是现任太子李建成,以求将来辉煌腾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