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攻城之道谋为上,体国之臣忠为先(1 / 2)

 李渊之心,天下皆知。</p>

他虽然打着尊隋立代王的旗号,但明眼之人,都知道李渊的最终目的是自己做皇帝。</p>

因而,长安城虽然被李渊近二十万大军重重围困,李渊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故作姿态,愿意尊奉代王为主。</p>

但长安城却根本就不愿意开门接纳李渊,并且紧闭城门,固守待援。</p>

李渊成了一个不受欢迎,也让人畏惧的人。</p>

因为长安的政权,和李渊结下了深仇,也是解不开的私仇。</p>

当李渊在太原起兵之时,隋朝官僚按照惯例,追捕斩杀了他们所能够控制的李渊亲属,李渊的第五个儿子,还是孩童,也死于此次祸乱。</p>

更为重要的是,长安的政权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p>

他们刨了李渊家的祖坟。</p>

这是比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更让人难堪和难以接受的深仇。</p>

当李渊兵临城下时,长安城的主事者忧惧成疾,惶惶不可终日。</p>

刑部尚书卫文升就顶不住压力,只能告病在家休养。</p>

但长安城中其余的主事者,却逃无可逃,也避无可避,他们必须和李渊正面硬刚。</p>

李渊本来想不战而屈人之兵。</p>

他屡次派遣使者在长安城下,向守城士兵说自己是隋室忠良,一心尽忠,但长安城的守军并没有被他的甜言蜜语迷惑,对于李渊的呼喊,置若罔闻。</p>

囤兵坚城之下,久拖不决,迟则生变。</p>

李渊的部下不干了,他们群情激愤地说;“天既亡之,非人能复。违天弃日,劳师费粮,坐守愚夫,恐非长策。请进图之,以观其意。”</p>

李渊还是想给自己立个高大上的人设,他假惺惺地说,:“矢及黄屋,人其谓我何哉?”</p>

这种想立牌坊的心理,让属下诸将郁闷的同时,又私心稍有不耻,但却必须从明面上说服李渊。</p>

他们知道李渊的弱点,直接挑明了说:“又恐巨滑之徒,来争形胜,请更思之。”</p>

兵贵神速,失机则败。</p>

李渊久历人事,非常明白时势的急迫性,况且,部下所言,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天下群雄,虎视眈眈,如果他久囤屯坚城之下,不能快速建功。</p>

当日杨玄感一朝之间分崩离析,了无死所,也是如在昨日。</p>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p>

李渊知道,他没有时间犹豫了。</p>

李渊的部下们也不想再等待了,他们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p>

在没有李渊的明令之下,一些最近投诚过来的关中的队伍,为了立功,竟然主动发起了对长安的攻击。</p>

主将还在军中,部下竟然擅自行动,这当然是非常严重的事件,事后也必然被严惩。</p>

但李渊延续了他一直的宽恕之道。</p>

他对这些将士不予追究,很明显,攻击的命令,即使不是李渊本人发布的,也必然是他二个儿子的主张。</p>

关中群豪,动员所有力量,全力攻城,李渊虽然心知不妥,表面上也仍然表示反对,但群雄激愤,缺口一开,洪水滔天,局势再不可掌控。</p>

李渊也无法再去压抑这种局面。</p>

正如他的部下所说:“今至京师,不时早定,玩敌致寇,以挫兵锋,又虑初附之人,私轻太原之兵无能为也。此机不小,请速部分。”</p>

事实上,长安城虽成孤城,他们期盼的东都洛阳的援军,当然是永远不可能到达的。</p>

但河东的屈突通确实已追蹑而来。</p>

于隋朝而言,屈突通是个悲情英雄,他明知不可而为之。</p>

当他看到李渊舍河东城不顾而西行入关时,就知大势已去,自己虽然有能力将他们拖在河东城下,但却再不具备在平原上打败李渊的可能性。</p>

但为臣一时,就需为臣一世,他需要尽忠。</p>

于是,屈突通留下尧君素镇守河东城,后者是真正的国士,也是隋朝最后的脊梁,他将在河东城书写自己的传奇。</p>

屈突通亲自率领数万大军,西进解围长安</p>

但他永远到不了长安,刘文静是横亘在他面前的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p>

刘文静据险而守,屈突通进退不能。</p>

屈突通知道军情紧急,他没有时间了,只能冒险和刘文静决战。</p>

野战确实不是屈突通的强项,加上他的部队士气低落,不出意料,屈突通再一次失败,他的部下,大多成了唐军的俘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