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进退之际玄妙生,李渊一战定霍邑(1 / 2)

 李渊没有独断专行。</p>

他立即召开了一个高级军事会议,商讨下一步的行动方向。</p>

回防太原,或是坚定进军关中?</p>

李渊处于起兵以来第一次抉择的关口。</p>

在会议之上,李渊先分析了情势,他非常冷静地说;“以天赞我而言,应无此势;以人事见机而发,无有不为。此行遣吾当突厥、(刘)武周之地,何有不来之理。诸公意谓若何?”</p>

李渊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自己先下结论,而是想充分听取了部下们的意见。</p>

众多将领比较委婉地表达了想立即回防太原的意见,这其实已成为公开的民意,也是这个会议召开的主要原因。</p>

但疏不间亲,下不犯上,他们并不能明确知道李渊的真实意图,只能选择将球踢回到李渊手中。</p>

李渊的部下们争先恐后地说道;“(刘)武周,事胡(突厥)者也;太原一都之会,义兵家属在焉。愚夫所虑,伏听教旨。”</p>

李渊不置可否,他转头向李建成和李世民,不露声色地问道;“尔辈如何?”</p>

知父莫若子,李渊的二个儿子的回答斩钉截铁,“诸人保家爱命,所谓言之者也。儿等捐躯力战,可谓行之者也。……雨罢进军,若不杀(宋)老生而取霍邑,儿等敢以死谢。”</p>

勇者无惧,智者不惑。</p>

这源于他们对当时情势的精准判断。</p>

首先,他们认为突厥和刘武周各怀鬼胎,很难在这个时候协同进攻太原,</p>

“(刘)武周位极而志满,突厥少信而贪利,外虽相附,内实相猜。突厥必欲远离太原,宁肯近亡马邑。(刘)武周悉其此势必,未必同谋。”</p>

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在义兵退无可退,退一步即死无葬身之地。</p>

“(隋朝)骁将精兵,鳞次在近。今若却还,诸军不知其故,更相恐动,必有变生,营之内外,皆为劲敌。于是突厥、武周,不谋而至;(宋)老生,屈突(通)追奔竞来。进阙图南,退穷自北。还无所入,往无所之。”</p>

最后一点,则是进一步,海阔天空,必然建功立业,得遂所愿。</p>

他们接着分析道:“且今来禾菽被野,人马无忧,坐足有粮,行即得众。……(宋)老生轻佻,破之不疑。定业取威,在兹一决。”</p>

李渊看到二个儿子娓娓而谈,虎虎生气,心中豪情四起,大喜道:“尔谋得之,吾其决矣。……懦夫之徒,几败乃公事尔。”</p>

目标已定,军心大定。</p>

当李渊做出了符合天运的选择,似乎命运之神也开始眷顾他。</p>

战场的实际形势,向有利于李渊的方向发展。</p>

太原的粮食运到了,而连绵不绝的大雨也停止了。</p>

更重要的一点是,有人向李渊进献了一条通往霍邑的秘道。</p>

这条秘道沿山脚而行,可以很好地隐蔽李渊进攻的军队,能够给霍邑守军造成一种忽然之间,大军压境,先声夺人的气势。</p>

一切看上去非常美好。</p>

但霍邑,毕竟有宋老生二万精锐,这是一场无法避免的硬仗。</p>

李渊最大的担忧是囤兵坚城之下,如果宋老生据城自守,就可不战而屈己之兵。</p>

但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p>

因为宋老生有一个天然的缺陷。</p>

他并不是隋朝故旧耆宿,而是起于镇压隋末的反抗军,尤其是在义军蜂起之际,成为重要的军事据点霍邑的军事首脑之后,宋老生的地位微妙。</p>

因为,霍邑虽然名为宋老生主持,但他的权力基础却并不稳固。</p>

宋老生既然身居重地,手握兵权,杨广必然给了他很多的赏赐,以激励他再效死命。</p>

但同时,杨广也一定在他身边安插了亲信,以制掣他的行动,正如杨广在李渊身边安插了王威和高君雅一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