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鹤蚌相争渔人利,故伎重施立傀儡(2 / 2)

他们以一种始料不及的速度灭国之后,突厥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茁壮成长。</p>

他们必须培植另一个敌对的政权和北周抗衡。</p>

于是,北齐宣帝高洋的第三个儿子高绍义,就成了突厥对付北周的一颗棋子。</p>

突厥佗钵可汗对高绍义爱重有加,他认为高绍义足以和原北齐的英雄天子高洋相提并论。</p>

佗钵可汗帮助高绍义纠合北齐残余势力,在突厥的原北齐之人,也全部隶属于高绍义麾下。</p>

建立流亡政权之后,突厥需要为高绍义在中原地区建立可以抗衡北周的根据地。</p>

为了名正言顺地对抗北周,高绍义需要建立一个以中原人为主体的政权。</p>

突厥服务做到家,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高绍义拉拢盘踞营州(今辽宁朝阳一带)的高宝宁,让他献书劝进。</p>

在突厥的直接支持下,高绍义称帝,他成了傀儡政府的首脑,他的首要任务是复国。</p>

高绍义的复国行动刚开始时,顺风顺水,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p>

但这只是一种错觉,只是回光返照而已。</p>

北周武帝得知高绍义在突厥立国之后,他知道斩草必除根,这是需要立即、现在、首要处理的政治事件。</p>

周武帝非常干脆,他对于这种分裂和割据的行为零容忍。</p>

他第一时间在云阳集结大军,准备把高绍义赶尽杀绝。</p>

但天不遂人意,在北征途中,周武帝遇疾暴崩。</p>

出师未捷身先死,内部权力的斗争,势必会让北周陷入短暂的混乱。</p>

这是千载难逢的可以喘息和发展的时机,对于高绍义的复国行动而言,这显然是个吉兆。</p>

东北边境,骚然欲动。</p>

范阳卢昌期也举兵奉迎高绍义为主。</p>

一时之间,在河北的东北部,趁着北周内部出现的混乱,形成了原北齐势力全面复辟的大好局面。</p>

但这只是看上去很美好的一种形势,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p>

周武帝虽亡,但北周的国家政策却并没有改变,继位者延续了周武帝的高压政策。</p>

宇文神举肩负起平叛的重任,他的兵锋所到之处,叛乱势力如春阳融雪,了无残痕。</p>

重镇范阳(今北京附近)重新被北周占领,卢昌期的军队被全歼,他本人也兵败身死。</p>

但宇文神举也无力再扩大战果,他派往幽州的精兵,折损过半,成为高绍义和高宝宁军队的刀下亡魂。</p>

高绍义也只能困守一隅,无力南下。</p>

双方陷入攻守二难的处境,维持了一种动态的均势。</p>

高绍义的复辟行动宣告失败,但高宝宁在河北东北部依然维持了割据的势力。</p>

高宝宁有足够的本钱做山大王。</p>

他这种割据势力,手上握有实际的军事力量,加上联合突厥和高丽,契丹等外族,始终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也是中原王朝经营东北部,必须清除的障碍。</p>

但这需要等到一个强大的王朝出现,才能完成这个任务。</p>

复辟失败,无路可退的高绍义,却没有基础,他只能再次退入突厥。</p>

但他已经避免不了在政治上被抛弃和清洗的命运。</p>

因为北周王朝绝对不会让这样一个名正言顺的北齐王朝继承人存在,这是一颗定时炸弹,会随时点燃原北齐降将的反叛意志和决心。</p>

高绍义必须被解决,他的命运已被决定。</p>

北周决定谈判。</p>

谈判是战场实力和结果的延续,北周和突厥做了一笔政治交易。</p>

北周决定用千金公主和亲的政策,换取突厥的支持,而突厥在直接支持高绍义失败后,已无力再扶植他们在中原的傀儡,也愿意接受北周的和亲条件。</p>

中原王朝会赔上一笔非常丰厚的嫁妆,这是可以获得的实际利益。</p>

北周直接干脆地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交出高绍义。</p>